浅谈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浅谈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浅谈一年级...

浅谈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浅谈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浅谈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一、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的习惯

倾听与表达是与人合作交流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已从被动的学习转向自主的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

一年级的学生自律能力差,自我意识强,上课时往往不爱听别人讲,喜欢自己讲。但在讲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语言组织能力差。说与听是相互支撑的,学会倾听,善于表达,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在教学中,我首先从培养学生认真听做起,逐渐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是最好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都应沉下心来聆听学生的表述。对语无伦次的表述要善于理解,小心诱导,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话能有条理地说出来,进而乐于表达。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说”与“听”要做出科学的要求和合理的评价。在培养学生倾听意识的同时,要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语言内化为认识工具,就比以前更能运用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将经验和规律表达出来,并加以系统转换。”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维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和第几”时,首先要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在明白图意的基础上想一想用数几说一句话,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充分地说出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某个人排在第几,第几排的是哪一个,他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在说的过程中,体会“几”与“第几”的不同含义。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为学生的“说”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和机会。课本中经常出现“你能看图说一说吗”“你还能怎样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谁说的多”……培养学生将操作过程、观察过程、想像过程、质疑过程说出来。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水平。

二、 养成看书、用书的习惯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内容呈现形式新颖丰富,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养成看书、用书的好习惯。一年级的学生因识字少,对书本中的文字及插图的理解能力差,这就要引领他们先看懂书。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数一数”时,教材提供了一幅情境图,画面活泼欢快,内容丰富,富有童趣。教师应首先依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让学生边指边说,并要求学生观察仔细,为数各物体的个数做好准备。在学生看清图意的前提下,再提出数数的问题,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数一数,感悟小图里的物体有几个,圆点也画几个,物体的个数抽象地用“小圆点”来表示。看好书、用好书是品味教材呈现的丰富的数学内容,理解其丰富内涵的有效方法。

三、 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活动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苏教版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堆一堆”“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将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 一盘放1个,另一盘放3个;一盘放2个,另一盘也放2个;一盘放3个,另一盘放1个。有了这一操作的过程,再抽象成数的分与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又如,在教学“加和减(一)”时,教材创设了“试一试”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用10个花片抛一抛,根据花片正面有几个,反面有几个,写出算式。这一动手活动,既营造了“动中学、学中动”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热情,又达到了协调发展的目的。

四、 培养学生学而问、疑而思的习惯

学而问、疑而思,就是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学习精神,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突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培养提问能力的素材,将提问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教材呈现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嬉戏的童话情境,提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在情境图的下方让学生填写算式“□ ○ □ = □”,这就要求提出的问题与写出的算式相对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要符合实际,还应有一定的数学价值。教材不仅多次呈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的情境,还要求学生在解决一些问题基础上,尝试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提问。

要养成学而问、疑而思的习惯。教师就要充分发掘教材内容的智力因素,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好胜的心理,教师要有效地运用教材所创设的有一定思考深度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疑中问,在问中思。例如,在“认钟表”的教学中,课本呈现了两幅不同的情境图。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钟面上怎么都是10时呢?产生疑问,在疑问中思考,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己是几时起床、几时睡觉,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出钟面上的10时有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的区别。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从而培养学而问、疑而思的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必然让学生终身受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