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编者小语:本套试题是资深数学老师根据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型的变化特征总结出来的适合六年级的同学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一条长12米的电线上,黄甲虫在8:20从右端以每分钟15厘米的速度向左端爬去;8:30红甲虫和蓝甲虫从左端分别以每分钟13厘米和11厘米的速度向右端爬去,红甲虫在什么时刻恰好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间?
解:"恰好在中间",我的理解是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点上。
假设一只甲虫A行在红甲虫的前面,并且让红甲虫一直保持在蓝甲虫和A甲虫的中点上。那么A甲虫的速度每分钟行13×2-11=15厘米。当A甲虫和黄甲虫相遇时,就满足条件了。
所以A甲虫出发时,与黄甲虫相距12×100-15×(30-20)=1050厘米。
需要1050÷(15+15)=35分钟相遇。
即红甲虫在9:05时恰好居于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点上。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趣味数学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集合的基本运算》(2)导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二)》word 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2函数的奇偶性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强化作业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2.3《幂函数》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课时)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教案2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最大(小)值》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2)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三课时教案2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导学案2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二)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堂强化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word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导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word教案
2013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三课时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表示法》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导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映射》word学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