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编者小语:行程问题在六年级奥数题中经常出现。小升初测试和奥数杯赛都对行程问题青睐。编辑为六年级的同学准备了六年级奥数题中关于行程问题流水行舟的练习题一,希望能更好让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
1、 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2、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
3、 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现在有一机帆船,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这机帆船往返两港要多少小时?
4、 小刚和小强租一条小船,向上游划去,不慎把水壶掉进江中,当他们发现并调过船头时,水壶与船已经相距2千米,假定小船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 千米,那么他们追上水壶需要多少时间?
5、 甲、乙两船在静水中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32千米,两船从某河相距336千米的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几小时后乙船追上甲船?
6、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只有每小时55千米.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多大的速度往回开?
7、 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小张先骑摩托车从甲地出发,1小时后小李驾驶汽车从甲地出发,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摩托车开始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中途减速后为每小时40千米.汽车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汽车曾在途中停驶1O分钟.那么小张驾驶的摩托车减速是在他出发后的多少小时?
8、 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问: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
9、 一条小河流过A,B, C三镇.A,B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1千米.B,C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已知A,C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某人从A镇上船顺流而下到B镇,吃午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又顺流而下到C镇,共用8小时.那么A,B两镇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0、一条大河有A,B两个港口,水由A流向B,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甲、乙两船同时由A向B行驶,各自不停地在A,B之间往返航行,甲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8千米,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已知两船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与甲船第二次追上乙船(不算甲、乙在A处同时开始出发的那一次)的地点相距40千米,求A,B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
11、甲、乙两船分别在一条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顺流而下,乙逆流而上.相遇时,甲乙两船行了相等的航程,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后,都立即按原来路线返航,两船第二次相遇时,甲船比乙船少行1000米.如果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的时间相隔为1小时20分,那么河水的流速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数学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4三年级《口算乘法》数学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数学《统计》教学反思
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周长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2014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数学二年级数据收集与整理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最新数学《年月日》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
2014《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数学教案
《找规律》数学教案
《数学广角—推理》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4三年级《年月日》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推理》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最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学设计
最新的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2014三年级《平均数》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