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编者小语:六年级的奥数试题中应用题是常见的攻克重点,编辑为六年级的同学准备了六年级奥数题中的应用题解决注满水池问题,希望通过练习能更好让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
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把一池水看作单位“1”。
由于经过7/3小时共注了一池水,所以甲管注了7/12,乙管注了5/12。
甲管的注水速度是7/12÷7/3=1/4,乙管的注水速度是1/4×5/7=5/28。
甲管后来的注水速度是1/4×(1+25%)=5/16
用去的时间是5/12÷5/16=4/3小时
乙管注满水池需要1÷5/28=5.6小时
还需要注水5.6-7/3-4/3=29/15小时
即1小时56分钟
继续再做一种方法:
按照原来的注水速度,甲管注满水池的时间是7/3÷7/12=4小时
乙管注满水池的时间是7/3÷5/12=5.6小时
时间相差5.6-4=1.6小时
后来甲管速度提高,时间就更少了,相差的时间就更多了。
甲速度提高后,还要7/3×5/7=5/3小时
缩短的时间相当于1-1÷(1+25%)=1/5
所以时间缩短了5/3×1/5=1/3
所以,乙管还要1.6+1/3=29/15小时
再做一种方法:
①求甲管余下的部分还要用的时间。
7/3×5/7÷(1+25%)=4/3小时
②求乙管余下部分还要用的时间。
7/3×7/5=49/15小时
③求甲管注满后,乙管还要的时间。
49/15-4/3=29/15小时
名师支招:高一新生学数学该怎么学习
高一数学教案: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高一数学教案之对数(2)—对数的运算性质
高中数学对称问题分类
高一数学教案: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高一数学《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案
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教案: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高一教案:对数(3)—对数运算性质的运用
高一数学与方法学习
高一课件:数学之《弧度制》的教学大纲
高一数学教案:第一章
高一数学教案: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性质学案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
高一数学《子集、全集、补集》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高一教案:对数函数(1)—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
高一数学教案之对数(4)—换底公式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4)—函数解析式
高一数学教案:1.2子集、全集、补集
高一数学教案:1.4集合小结复习
高一数学教案:3.4函数的应用(Ⅱ)(2)
高一数学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教学目标
高一数学教案:集合(二)
高一数学教案之对数(3)—对数函数性质的综合运用
高一数学教案:指数函数(一)
高一数学教案: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高一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1.3交集、并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