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仪,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在前面我们已学过平方根的概念,现在已掌握了一些数的平方根,如4,25,0.01, 等数的平方根,但对于如:2,3, ,0.3的平方根就不能像前面的数那样容易求解了,只能用根号表示。具体的值或近似值如何求解的?在乘方时曾讲过毅力计算器求解,今天我们来研究如何用计算器求解一个数的平方根。
复习提问学生有关乘方如何用计算器运算的步骤。熟悉计算器基本键的功能。
现在讲计算器打开,按 键,屏幕上显示“0”此时可以进行运算。
例1.用计算器求 的值。
分析:首先要学生熟悉计算器基本键的功能,对于平方根运算尤其要掌握“2F”的功能。
解:用计算器求 的步骤如下:
小结:在求解 的过程中,由于要用到 这个键上方 的功能,这就需要用上方标有“2F”的键来转换。
例2.用计算器求 的值。(保留4个有效数字)
解:用计算器求 的步骤如下:
小结:由于计算器的结果较精确小数的位数较多,在遇到开方开不尽的情况下,如无特殊说明,计算结果一律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例3.用计算器求 的值。
解:用计算器求 的步骤如下:
因为计算结果要求保留4个有效数字,
例4.用计算器求1360.57的平方根。
解:用计算器求1360.57平方根的步骤如下:
因为计算结果要求保留4个有效数字,
小结:这里要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用计算器求的式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例5.用计算器求值:
分析:本题是由加、减、乘方、开方运算的混合运算题,由于计算器能自动识别运算顺序,故按键顺序与书写顺序完全一致。
解:按键的顺序是:
显示612.65685
≈612.7
练习:
求下列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1)49 ; (2)0.81; (3)1.5376; (4)5 ; (6)260;
(7) ; (8)101.38
六.总结
利用计算器求解既快又精确,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步骤执行。特别注意要用到第二功能键,首先要先按“2F”在按需要的键。由于各种计算器的键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要注意操作顺序,查看说明书熟悉各键的具体功能。
八.作业
教材 A组1、2、3
九、板书设计
2016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中考数学攻略(2016)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章数学练习: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2016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模拟题(青岛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章数学知识点:坐标特征
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测试题
2016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做题需要分类讨论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题(沪教版)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题
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第11章知识点(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新苏教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2016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升初数学拔高题及解法:推想与推断
小升初数学拔高题及解法:统一单位“1”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章数学同步练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2016年小学4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西师版)
中考数学满分技巧(备考)
2016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3
新苏教版201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梳理知识点】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2016春学期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