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变号法则?
【新课】
数学小笑话:(配上漫画插图幻灯片)
从前有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有一次,父母出远门去办事,把他交给厨师照看,厨师问他:“我每天三餐每顿给你做两个馒头,够吗?”他哭丧着脸说:“不够,不够!”厨师又问:“那我就一天给你吃六个,怎么样?”他马上欣喜地说:“够了!够了!”
问:这个富家子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分数约分的方法及依据是什么?
1.提出课题:分式可不可以约分?根据什么?怎样约分?约到何时为止?
学生分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教师小结:
(1)约分的概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约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分式约分的方法: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4)最简分式的概念: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3.例题与练习:
例1 约分:
(1);
请学生观察思考:①有没有公因式?②公因式是什么?
解:.
小结:①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所以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注意系数也要约分.②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一般先把负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2);
请学生分析如何约分.
解:.
小结:①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先要进行因式分解,才能够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②注意对分子、分母符号的处理.
(3);
解:原式.
(4);
解:原式
.
(5);
解:原式.
例2 化简求值:
.其中,.
分析:约分是实现化简分式的一种手段,通过约分可把分式化成最简,而最简分式为分式间的进一步运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解:原式.
当,时.
.
二、随堂练习
教材P65练习1、2.
三、总结、扩展
1.约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2.若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则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分子、分母和系数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3.若分式的分子、分母中有多项式,则要先分解因式,再约分.
四、布置作业
教材P73中2、3.
补充思考讨论题:
1.将下列各式约分:
(1);(2);
(3)
2.已知,则
五、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口诀求商练习课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口诀求商练习一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量长度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认识东、南、西、北复习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画一画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不进位加,不退位减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第四单元加和减练习四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多边形练习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平均分(3)课件1(苏教版二年级上)
位置与方向2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第二单元口诀求商练习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认识米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平均分(3)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七巧板课件ppt(苏教版二年级上)
认图形(一)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练习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课件
7的乘法口诀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平均分说法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第一单元认识除法复习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口诀求商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苏科版第三册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应用题练习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除法的初步认识(2)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第二单元口诀求商错题集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线段课件swf(苏教版二年级上)
认图形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倍的概念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认识方向1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倍的练习课件(苏教版二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