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元二次方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三)德育渗透点: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
2.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
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
(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元”和“次”的含义?
理科高三数学教案:导数及其应用
高三数学教案: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高三数学教案:圆锥曲线复习
高三数学教案 数学归纳法
高三数学教案:2.1.1 平面
理科高三数学教案:推理与证明总复习
高三数学教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高三数学教案:对数函数系列
高三数学教案:抛物线经典例题讲解
高三数学教案: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交汇的综合问题
高三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高三数学教案:抛物线复习
高三数学教案 极限与探索性问题
高三数学教案:空间向量及其应用
高三数学教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高三数学教案:圆锥曲线最经典题型研究
高三数学教案: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
高三数学教案:圆锥曲线经典例题及总结
高三数学教案:两角和
高三数学教案: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高三数学教案:平面向量复习课
高三数学教案:排列
理科高三数学教案:一轮直线和圆的方程总
理科高三数学教案:算法初步总复习
理科高三数学教案:圆锥曲线与方程
高三数学教案:三角函数公式
理科高三数学教案:排列组合总复习
高三数学教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高三数学教案:压轴题放缩法技巧全总结
理科高三数学教案:数列总复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