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课题: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等三角形角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辨析能力;
(2)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式
教学过程:
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概念的引入
(1)动画(几何画板)显示:
问题: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关系吗?
一般学生都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
(2)学生自己动手
画一个三角形:边长为4cm,5cm,7cm.然后剪下来,同桌的两位同学配合,把两个三角形放在一起重合。
(3)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以及有关数学符号。
2、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发现:
(1)电脑动画显示:
问题:对应边、对应角有何关系?
由学生观察动画发现,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相等、三组对应角相等。
3、 找对应边、对应角以及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1) 投影显示题目:
D、AD∥BC,且AD=BC
分析:由于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故面积、周长相等。至于D,因为AD和BC是对应边,因此AD=BC。C符合题意。
说明: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知道中两个全等三角形中,对应顶点定在对应的位置上,易错点是容易找错对应角 。
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
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
说明:根据位置元素来找:有相等元素,其即为对应元素:
然后依据已知的对应元素找:(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说明:利用“运动法”来找
翻折法:找到中心线经此翻折后能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易发现其对应元素
旋转法:两个三角形绕某一定点旋转一定角度能够重合时,易于找到对应元素
平移法:将两个三角形沿某一直线推移能重合时也可找到对应元素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备课方案
怎样让初中数学课堂更有针对性
2017年中考数学成绩提升的3大技巧
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见解
六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及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科的复习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考数学备考高分辅导:考试临场应试技巧
中考数学答题策略:先易后难 认真审题
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中考数学应多训练审题和答题技巧分享
怎样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数学教育改革(3篇)
2016-2017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小学数学教研组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备战:2017小升初数学寒假复习方法
2017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三轮解题法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分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高考数学集合练习题
七年级(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