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15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_试卷分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德州市2015八年级数...
首页>教学经验>试卷分析>德州市20...

德州市2015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10-25 收藏

德州市2015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分小题,满分36分.

1.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为0.0000000031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1×10﹣9米 B. 3.1×109米 C. ﹣3.1×109米 D. 0.31×10﹣8米

2.画△ABC中AB边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1)=﹣a﹣1 B. (﹣2a3)2=4a6 C. (a﹣b)2=a2﹣b2 D. a3+a2=2a5

4.下面式子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x2﹣x﹣2=x(x﹣1)﹣2 B. (a+b)(a﹣b)=a2﹣b2

C. x2﹣1=(x+1)(x﹣1) D. x2y﹣y3=y(x2﹣y2)

5.在△ABC和△DEF中,AB=DE,∠A=∠D,若证△ABC≌△DEF,还需补充一个条件,错误的补充方法是()

A. ∠B=∠E B. ∠C=∠F C. BC=EF D. AC=DF

6.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BOC的依据是()

A. SSS

B. ASA

C. AAS

D.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7.如果把分式 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A. 扩大4倍 B. 扩大2倍 C. 不变 D. 缩小2倍

8.若4x2﹣m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A. 6 B. ±6 C. 12 D. ±12

9.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1,O,P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10.某服装加工厂计划加工400套运动服,在加工完160套后,采用了新技术,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共用了18天完成全部任务.设原计划每天加工x套运动服,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B.

C. D.

11.如图1,在△ABC中,∠ABC的平分线BF与∠ACB的平分线CF相交于F,过点F作DE∥BC,交直线AB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通过上述条件,我们不难发现:BD+CE=DE;如图2,∠ABC的平分线BF与∠ACB的外角平分线CF相交于F,过点F作DE∥BC,交直线AB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根据图1所得的结论,试猜想BD,CE,DE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A. BD﹣CE=DE B. BD+CE=DE C. CE﹣DE=BD D. 无法判断

12.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5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

A. (1,4) B. (5,0) C . (6,4) D. (8,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填对最后结果得4分,满分24分.

13.分解因式:16x4﹣1=.

14.若2m=a,32n=b,m,n为正整数,则23m+10n=.

15.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边形.

1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是.

17.如果分式 的值为零,那么x=.

18.若分式方程 = 无解,则a的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6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演推过程.

19.①解方程: ﹣1=

②计算:(3m+n)(3m﹣n)﹣3(m﹣n)2.

20.化简: ÷ .

2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分解因式

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x2+(p+q)x+pq=x2+px+qx+pq=(x2+px)+(qx+pq)

=x(x+p)+q(x+p)

=(x+p)(x+q)

这样,我们得到x2+(p+q)x+pq=(x+p)(x+q)

利用上式可以将某些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例把x2+3x+2分解因式

分析:x2+3x+2中的二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2=1×2,一次项系数3=1+2,这是一个x2+(p+q)x+pq型式子.

解:x2+3x+2=(x+1)(x+2)

请仿照上面的方法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①x2+7x+10; ②2y2﹣14y+24.

22.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片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格点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上)

(1)画出△ABC关于直线l:x=﹣1的对称三角形△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在直线x=﹣l上找一点D,使BD+CD最小,满足条件的D点为.

提示:直线x=﹣l是过点(﹣1,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

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的中点为O,过点O 作AC的垂线分别与AD、BC相交于点E、F,连接AF.求证:AE=AF.

24.几个小伙伴打算去德州看音乐演出,他们准备用180元钱购买门票.下面是两个小伙伴的对话:

小红说:如果今天去看演出,我们每人一张票,正好会差一张票的钱.

小明说:过两天就是“儿童节”了,那时候去看演出,票价会打六折,我们每人一张票,还能剩36元钱呢!

根据对话的内容,请你求出小伙伴们的人数.

25.问题背景: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探索延伸:

如图2,若在四边 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 ∠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实际应用:

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德州市2015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分小题,满分36分.

1.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为0.0000000031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1×10﹣9米 B. 3.1×109米 C. ﹣3.1×109米 D. 0.31×10﹣8米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 解:0.0000000031=3.1×10﹣9,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 ≤|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2.画△ABC中AB边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作哪一条边上的高,即从所对的顶点向这条边或这条边的延长线作垂线即可.

解答: 解:过点C作AB边的垂线,正确的是C.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一道作图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1)=﹣a﹣1 B. (﹣2a3)2=4a6 C. (a﹣b)2=a2﹣b2 D. a3+a2=2a5

考点: 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去括号法则,积的乘方的性质,完全 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法则,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 解:A、因为﹣(a﹣1)=﹣a+1,故本选项错误;

B、(﹣2a3)2=4a6,正确;

C、因为(a﹣b)2=a2﹣2ab+b2,故本选项错误;

D、因为a3与a2不是同类项,而且是加法,不能运算,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4.下面式子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x2﹣x﹣2=x(x﹣1)﹣2 B. (a+b)(a﹣b)=a2﹣b2

C. x2﹣1=(x+1)(x﹣1) D. x2y﹣y3=y(x2﹣y2)

考点: 因式分解的意义.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

解答: 解:A、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A错误;

B、是整式的乘法,故B错误;

C、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C正确;

D、还可以再分解,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分解要彻底.

5.在△ABC和△DEF中,AB=DE,∠ A=∠D,若证△ABC≌△DEF,还需补充一个条件,错误的补充方法是()

A. ∠B=∠E B. ∠C=∠F C. BC=EF D. AC=DF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 根据已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 解:A、正确,符合判定ASA;

B、正确,符合判定AAS;

C、不正确,满足SSA没有与之对应的判定方法,不能判定全等;

D、正确,符合判定SAS.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及运用,常用的判定方法有AAS,SAS,SSS,HL等.

6.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BOC的依据是()

A. SSS

B. ASA

C. AAS

D.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图—基本作图.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连接NC,MC,根据SSS证△ONC≌△OMC,即可推出答案.

解答: 解:连接NC,MC,

在△ONC和△OMC中

∴△ONC≌△OMC(SSS),

∴∠AOC=∠BOC,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题型较好,难度适中.

7.如果把分式 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A. 扩大4倍 B. 扩大2倍 C. 不变 D. 缩小2倍

考点: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 把分式 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分别用2x和2y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和y,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解答: 解:把分式 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后得:

= =2? ,

即分式的值扩大2倍.

故选:B.

点评: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无论是把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扩大还是缩小相同的倍数,都不要漏乘(除)分子、分母中的任何一项.

8.若4x2﹣m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A. 6 B. ±6 C. 12 D. ±12

考点: 完全平方式.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m的值.

解答: 解:4x2﹣mxy+9y2=(2x)2﹣mxy+(3y)2,

∵4x2﹣m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mxy=±2×2x×3y,

解得m=±12.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

9.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1,O,P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考点: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知:OP1=OP2=OP,∠P1OP2=60°,即可判断△P1OP2是等边三角形.

解答: 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知,

OP1=OP2=OP,∠P1OP2=60°,

∴△P1OP2是等边三角形.

故选:D.

点评: 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10.某服装加工厂计划加工400套运动服,在加工完160套后,采用了新技术,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共用了18天完成全部任务.设原计划每天加工x套运动服,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B.

C. D.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专题: 工程问题.

分析: 关键描述语为:“共用了18天完成任务”;等量关系为:采用新技术前用的时间+采用新技术后所用的时间=18.

解答: 解:采用新技术前用的时间可表示为: 天,采用新技术后所用的时间可表示为: 天.

方程可表示为: .

故选:B.

点评: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在于找相等关系.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要注意采用新技术前后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变化.

11.如图1,在△ABC中,∠ABC的平分线BF与∠ACB的平分线CF相交于F,过点F作DE∥BC,交直线AB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通过上述条件,我们不难发现:BD+CE=DE;如图2,∠ABC的平分线BF与∠ACB的外角平分线CF相交于F,过点F作DE∥BC,交直线AB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根据图1所得的结论,试猜想BD,CE,DE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A. BD﹣CE=DE B. BD+CE=DE C. CE﹣DE=BD D. 无法判断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 由∠ABC的平分线BF与∠ACB的外角平分线CF相交于F,过点F作DE∥BC,易证得△BDF与△CEF是等腰三角形,继而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如图2,∵DE∥BC,

∴∠DFB=∠CBF,∠EFC=∠1,

∵∠ABC的平分线BF与∠ACB的外角平分线CF相交于F,

∴∠DBC=∠CB F,∠1=∠2,

∴∠DBC=∠DFB,∠EFC=∠2,

∴BD=DF,EF=CE,

∵DF=DE+EF,

∴BD=DE+CE.

即BD﹣CE=DE.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2.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5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

A. (1,4) B. (5,0) C. (6,4) D. (8,3)

考点: 规律型:点的坐 标.

分析: 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定义作出图形,可知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15除以6,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所对应的点的坐标即可.

解答: 解:如图,经过6次反弹后动点回到出发点(0,3),

∵2015÷6=335…5,

∴当点P第2015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为第336个循环组的第5次反弹,

点P的坐标为(1,4).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点的坐标的规律变化的认识,作出图形,观察出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填对最后结果得4分,满分24分.

13.分解因式:16x4﹣1= (4x2+1)(2x+1)(2x﹣1) .

考点: 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分析: 直接利用平方差进而分解因式得出即可.

解答: 解:16x4﹣1

=(4x2+1)(4x2﹣1)

=(4x2+1)(2x+1)(2x﹣1).

故答案为:(4x2+1)(2x+1)(2x﹣1).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

14.若2m=a,32n=b,m,n为正整数,则23m+10n= a3b2 .

考点: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析: 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求解.

解答: 解:32n=25n=b,

则23m+10n=23m?210n=a3?b2=a3b2.

故答案为:a3b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 七 边形.

考点: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 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就得到关于边数的方程,从而求出边数.

解答: 解: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

(n﹣2)?180°=900°,

解得:n=7.

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七边形.

点评: 此题比较简单,只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求解.

1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是 50°或80° .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角可能是底角也可能是顶角.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解答: 解:当50°的角是底角时,三角形的底角就是50°;当50°的角是顶角时,两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易得底角是65°.

故答案是:50°或80°.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面思考,分类讨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如果分式 的值为零,那么x= ﹣1 .

考点: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分子为0,分母不为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如果分式 的值为零,则|x|﹣1=0.

解得x=1或﹣1.

x﹣1≠0,解得x≠1,

∴x=﹣1.

故答案为﹣1.

点评: 分式值为0,那么需考虑分子为0,分母不为0.

18.若分式方程 = 无解,则a的值是 10或0 .

考点: 分式方程的解.

分析: 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是: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无解,或解这个整式方程得到的解使原方程的分母等于0.

解答: 解:方程两边都乘(x+5)(x﹣5),

得x+5=a,

解得x=a﹣5,

∵当x=±5时分母为0,方程无解,

即a﹣5=±5,

∴a=10或0.

故答案为:10或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分式方程无解分两种情况:整式方程本身无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是需要识记的内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6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演推过程.

19.①解方程: ﹣1=

②计算:(3m+n)(3m﹣n)﹣3(m﹣n)2.

考点: 解分式方程;整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①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②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①去分母得:4﹣6x+2=3,

移项合并得:6x=3,

解得:x= ,

经检验x= 是分式方程的解;

②原式=9m2﹣n2﹣3m2+6mn﹣3n2=6m2+6mn﹣4n2.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20.化简: ÷ .

考点: 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 利用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求解即可.

解答: 解: ÷

= × ,

= ?× ,

=﹣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通分及约分.

2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分解因式

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x2+(p+q)x+pq=x2+px+qx+pq=(x2+px)+(qx+pq)

=x(x+p)+q(x+p)

=(x+p)(x+q)

这样,我们得到x2+(p+q)x+pq=(x+p)(x+q)

利用上式可以将某些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例把x2+3x+2分解因式

分析:x2+3x+2中的二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2=1×2,一次项系数3=1+2,这是一个x2+(p+q)x+pq型式子.

解:x2+3x+2=(x+1)(x+2)

请仿照上面的方法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①x2+7x+10; ②2y2﹣14y+24.

考点: 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

专题: 阅读型.

分析: 仿照上述的方法,将原式分解即可.

解答: 解:①x2+7x+10=(x+2)(x+5);

②2y2﹣14y+24=2(y2﹣7y+12)=2(y﹣3)(y﹣4).

点评: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熟练掌握十字相乘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2.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片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格点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上)

(1)画出△ABC关于直线l:x=﹣1的对称三角形△ 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在直线x=﹣l上找一点D,使BD+CD最小,满足条件的D点为 (﹣1,1) .

提示:直线x=﹣l是过点(﹣1,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

考点: 作图-轴对称变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 (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直线l:x=﹣1的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作出点B关于x=﹣1对称的点B1,连接CB1,与x=﹣1的交点即为点D,此时BD+CD最小,写出点D的坐标.

解答: 解:(1)所作图形如图所示:

A1(3,1),B1(0,0),C1(1,3);

(2)作出点B关于x=﹣1对称的点B1,

连接CB1,与x=﹣1的交点即为点D,

此时BD+CD最小,

点D坐标为(﹣1,1).

故答案为:(﹣1,1).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轴对称变换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

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的中点为O,过点O作AC的垂线分别与AD、BC相交于点E、F,连接AF.求证:AE=AF.

考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证明题;压轴题.

分析: 方法一:连接CE,由与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故AE=CE,再由AE∥BC可知∠ACB=∠DAC,故可得出△AOE≌△COF,故AE=CF,所以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E=CE可知四边形AFCE是菱形,故可得出结论.

方法二:首先证明△AOE≌△COF,可得OE=OF,进而得到AC垂直平分EF,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AF.

解答: 证明:连接CE,

∵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AE=CE,OA=OC,

∵AE∥BC,

∴∠ACB=∠DAC,

在△AOE与△COF中,

∵ ,

∴△AOE≌△COF,

∴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AE=CE,

∴四边形AFCE是菱形,

∴AE=AF.

另法:∵AD∥BC,

∴∠EAO=∠FCO,∠AEO=∠CFO,

∵ ,

∴△AOE≌△COF﹙ASA﹚,

∴OE=OF,

∴AC垂直平分EF,

∴AE=AF.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菱形的判定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四边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几个小伙伴打算去德州看音乐演出,他们准备用180元钱购买门票. 下面是两个小伙伴的对话:

小红说:如果今天去看演出,我们每人一张票,正好会差一张票的钱.

小明说:过两天就是“儿童节”了,那时候去看演出,票价会打六折,我们每人一张票,还能剩36元钱呢!

根据对话的内容,请你求出小伙伴们的人数.

考点: 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 设小伙伴的人数为x人,根据题意可知,原价购买差一张票的钱,打六折剩余36元钱,据此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设小伙伴的人数为x人,

由题意得, ×0.6x=180﹣36,

解得:x=4,

经检验,x=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小伙伴的人数为4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

25.问题背景: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EF=BE+DF ;

探索延伸:

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 ∠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实际应用:

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压轴题;探究型.

分析: 问题背景: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

探索延伸:延长FD到G,使DG=BE,连接AG,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求出∠B=∠ADG,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E和△ADG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E=AG,∠BAE=∠DAG,再求出∠EAF=∠GAF,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EF和△GA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EF=GF,然后求解即可;

实际应用:连接EF,延长AE、BF相交于点C,然后求出∠EOF= ∠AOB,判断出符合探索延伸的条件,再根据探索延伸的结论解答即可.

解答: 解:问题背景:EF=BE+DF;

探索延伸:EF=BE+DF仍然成立.

证明如下:如图,延长FD到G,使DG=BE,连接AG,

∵∠B+∠ADC=180°,∠ADC+∠ADG=180°,

∴∠B=∠ADG,

在△ABE和△ADG中,

∴△ABE≌△ADG(SAS),

∴AE=AG,∠BAE=∠DAG,

∵∠EAF= ∠BAD,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

∴∠EAF=∠GAF,

在△AEF和△GAF中,

∴△AEF≌△GAF(SAS),

∴EF=FG,

∵FG=DG+DF=BE+DF,

∴EF=BE+DF;

实际应用:如图,连接EF,延长AE、BF相交 于点C,

∵∠AOB=30°+90°+(90°﹣70°)=140°,

∠EOF=70°,

∴∠EOF= ∠AOB,

又∵OA=OB,

∠OAC+∠OBC=(90°﹣30°)+(70°+50°)=180°,

∴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

∴结论EF=AE+BF成立,

即EF=1.5×(60+80)=210海里.

答: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是210海里.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读懂问题背景的求解思路,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并两次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