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编者小语:为六年级的同学准备了一道奥数应用题,大家要仔细对待这道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应用题。下面就开始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图形和卡片
按照规定,两张带有记号△的卡片可以换一张有□的卡片,两张有□的卡片换一张有☆的卡片,两张有☆的卡片换一张有○的卡片,两张有○的卡片换一张有◎的卡片。一个人有6张卡片,上面的记号分别是△ △ □ ☆ ☆ ○他去交换卡片,希望卡片的张数越少越好。换卡后,他身边还有几张卡片?上面是些什么图形?
解答:借用数学符号,可以将换卡过程表示如下。
(△+△)+□+(☆+☆)+○=□+□+○+○=☆+◎。
由此可见,换卡后还剩两张卡片,上面的图形分别是☆和◎。这题目很简单,一会儿就把卡片换好了。但是这题目又不简单,因为它后面有背景。实际上,这个“两张换一张”的卡片问题,是以二进位制为背景的。要使总的卡片张数最少,每种卡片留下的张数只能是0或1,相当于在二进位制里只用两个数字0和1。每两张同一种的卡片换一张高一级的卡片,相当于二进位制里同一位上的两个单位合并起来向上面一位进1,“逢二进一”。
本题中每一张带有符号的卡片,相当于一个二进位制的数,对应关系如下:
△=1,□=10,☆=100,○=1000,◎=10000。
原来的卡片,有两张△,一张□,两张☆和一张○,可以用二进位制求它们的总和,得到
(1+1)+10+(100+100)+1000=10+10+1000+1000
=100+10000
=10100。
最后,将卡片记号排名榜和二进位制答数对照:
◎ ○ ☆ □ △
1 0 1 0 0
在◎和☆的位置上是数字1,其他位置上都是0。由此可见,换卡片的结果,最后保留1张◎卡和1张☆卡。
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
阅读与思考(选学)为什么要证明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1)
整式的加减(1)
因式分解复习课
一元一次不等式(2)
一元二次方程(2)
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复习课
有三视图描述几何体
一元一次不等式(1)
直棱柱复习课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3)--公式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证明1
整式的乘法复习课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
直角三角形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补充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直角三角形全等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
整数指数幂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