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编者小语:为六年级的同学提供一道有代表性的应用题,大家要仔细读清每个条件。下面就开始解答这道六年级奥数题:两地距离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几千米?
解:相遇后的速度比是5×(1-20%):4×(1+20%)=5:6。
相遇时甲行了5份,乙行了4份,
相遇后,当甲行完余下的4份时,乙行了4×6/5=4.8份。
所以每份是10÷(5-4.8)=50千米。
所以AB两地相距50×(5+4)=450千米。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趣味数学推荐
大家都在看
12.3.1角平分线的性质(1)课件ppt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第一课时)课件ppt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课件ppt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课件ppt
2013年秋八年级上第十一章三角形小结与复习课件ppt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第1课时)课件
13.3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课件ppt
最短路径问题课件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课件ppt
第十三章轴对称数学活动课件ppt
第十三章轴对称小结与复习课件ppt
15.2.3整数指数幂课件ppt
13.2画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课件ppt
2013年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13.1轴对称(第2课时)课件ppt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第1课时)课件ppt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第2课时)课件ppt
2013年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13.1轴对称(第1课时)课件ppt
15.2.2分式的加减(第2课时)课件ppt
13.3等腰三角形(第3课时)课件ppt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课件ppt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课件ppt2013年秋八年级上
14.1整式的乘法(5)课件ppt
12.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AAS课件ppt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课件ppt
14.1整式的乘法(3)课件ppt
12.3.4等边三角形(二)课件
13.1.3准确作出对称轴课件ppt
13.3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课件ppt
12.3.3等边三角形(一)课件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