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教师和学生期盼一张合理体现所教和所学的试卷,终于摆在我们的面前,内容全面,难易结合,数字特点生活性,思维启发,都展示出来了,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和持续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作出如下试卷分析:
一、填空题分析(数字特点)
从第一、2、3、4、5、7、8等小题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字思维特点的展示和生活中广泛的运用,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早就对其中的特点和规律,有了全面的了解,因此,这次许多学生在这些题中表现不俗。
从第6、9、10小题中,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变换的关系,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点这间关系网形成的力量,体会变与不变的稳定性和可推测性。这里学生表现还是有一定的不稳。
二、判断题分析(体现依存关系)
从第2、3、4、5小题中,清楚地让学生加深对数量关系的判断和分析,依靠平时的学习中形成稳定的关系量,对题目作出分析和判断,形成有效的判断力,这里有些表现还是不错的。
三、选择题分析
从1、2、3、4、5小题来看,让我们清楚地体验到数字基础题在本学期学习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由此来检测出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教师教学是否关注基础等。答对选择题的学生很多。
四、计算题分析
这里有口算、估算,在竖式中乘法、除法题型比较全面,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测试,在这些题中,学生扎实的计算功底展示出来了,得分率在95%以上。
五、操作题分析
从第一小题中的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都很好地抓住本学期学习空间图形的重点,但是在作梯形高时出现了直角梯形,这让一些学生认为已经有高,而没有作出高,使不少学生失分。
从第三小题中作平行四边形,体现出重视平移,平行对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特点的重视。这为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解决问题分析
第1、2、3、4小题中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解决生活问题,这样学习数学知识才显得有意义和作用。第1、2、4小题得分率都很高,就是第3小题失分率很高,主要是学生对于条件的认识不清买10个以上,每个20元,而很多学生认为每个20元合算,就120÷20=6个这样就失分了,这是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展示时选择不明出现的错误,我会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地教学。
第三者题目是统计知识,这样我们感受到当生活知识比较多时,我们又需要从中找到规律时,很自然地就会产生运用统计表,统计图来发现展示这些知识,这里学生得分率还是可以的。
总之,经过这一次考试,让我们四(5)班的教师和同学都有收获,这种收获是一种积累,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我们会运用它,也会珍藏它。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正方形5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矩形(二)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三)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平均数5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1课时)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菱形(第二课时)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矩形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线段2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正方形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四边形9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四边形4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锐角三角函数(一)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3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3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多边形的内角和5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基本作图2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4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二次根式的化简4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二节 平面直角坐标系
初二数学教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众数与中位数4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梯形的中位线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