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填空
1.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 )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2.1个周角=( )度=( )个平角=()个直角。
3.直角、平角、周角、钝角、锐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 )<( )<( )。
4.小刚用一个放大4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看到的这个角是( )度。
5.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度,这样的角是( )角。
6.组成角的两条边是( )。
二、判断
1.角的两边缩短,这个角就会变小………………( )
2.下图中,∠2是直角……………………………( )
3.一个钝角减去一个直角,得到的一定是锐角。( )
三、求角的度数。(如图)
∠1=30° ∠2=( )度 ∠3=( )度
∠4=( )度 ∠1+∠5=( )度
四、画一画
用一副三角板画一个135度的角。(在图中表示出哪几个角的度数拼成的)
参考:
一、填空
1. 90, 90, 90, 180, 360。
2. 360 2 4
3.(锐角 )<(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
4. 30
5. 90 , 直
6.射线
二、判断
1. × 2.√ 3.√
三、求角的度数
∠2=(60)度 ∠3=(120 )度
∠4=(60)度 ∠1+∠5=(120 )度
四、略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2警惕平均数的误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增强版)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二课时增长率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3 .1 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3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2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方程的简单变形)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确定与不确定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7.3《实践与探索》(第1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 三角形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四课时工程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1《认识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之一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1统计的意义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成功与失败)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10.2.2节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三课时行程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1《认识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二课时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复习1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等腰三角形》(第四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可能还是确定》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1 统计的意义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五课时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1生活中的轴对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