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4
收藏
关于“0”的教学反思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
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
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
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
(2)”与“房门号
(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沪科版数学七上1.3《有理数的大小》word教案
沪科版数学七上1.1《天气预报中的数》word教案
2014春上海教育版六下第1节《长方体的元素》word学案
2014春上海教育版七下第4节《分数指数幂》word学案
沪科版数学七上1.7《近似数》word教案
2012沪科版七上3.4《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word学案
2014春上海教育版六下第3节《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word学案
2012沪科版七上5.3《统计图的选择》word教案
2014秋沪科版数学七上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word学案1
2012沪科版七上5.2《数据的整理》word教案
2012沪科版七上4.6《作线段与角》word教案
2014秋沪科版数学七上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word学案2
2012沪科版七上4.4《角的表示与度量》word教案
2014秋沪科版数学七上5.2《数据的整理》word学案
沪科版数学七上3.2《二元一次方程组》word教案
2014春上海教育版七下第2节《数的开方》word学案
2014秋沪科版数学七上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word学案1
2012沪科版七上3.1《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word教案
沪科版数学七上1.6《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沪科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的乘除》word教案
2014秋沪科版数学七上4.6《用尺规作线段与角》word学案
2012沪科版七上4.5《角的大小比较》word学案1
2014秋沪科版数学七上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word学案3
2014秋沪科版数学七上4.1《几何图形》word学案
2012沪科版七上3.3《消元解方程组(加减法)》word学案
沪科版数学七上2.3《整式的加减》word教案
2012沪科版七上5.3《统计图的选择》word说课稿
2012沪科版七上4.2《线段、射线、直线》word教案
沪科版数学七上3.3《消元解方程组》word教案
2014秋沪科版数学七上5.1《数据的收集》word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