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3
收藏
数学是理科的根基,数学不好,很难在物理、化学上有所成绩,但数学又不同于物理、化学,比较抽象,脱离实践,所以必须给予最大的重视。接下来我们一起练习初一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201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2015的相反数是( )
A.2015 B.﹣2015 C.﹣ D.
【考点】相反数.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含义,可得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相反数的含义,可得
2015的相反数是:﹣2015.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含义以及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
2.计算2﹣3的结果是( )
A.﹣5 B.﹣1 C.1 D.5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再运用加法法则求和.
【解答】解:2﹣3=2+(﹣3)=﹣1.【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故选B.
【点评】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将减法转换成加法.
3.化简|﹣2|,﹣(﹣2)2,﹣(﹣2),(﹣2)3这四个数中,负数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正数和负数.
【分析】首先利用绝对值以及有理数乘方的性质化简各数,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2|=2,﹣(﹣2)2=﹣4,﹣(﹣2)=2,(﹣2)3=﹣8,
∴这四个数中,负数的个数有2个.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数与负数,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4.下列各式计算结果正确是( )
A.﹣3+3=﹣6 B.﹣6÷2×3=﹣1 C.﹣9÷(﹣1 )2=﹣4 D.﹣4+(【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2)× =﹣3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探究型.
【分析】将选项的式子进行计算,然后对照选项,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3+3=0,∴选项A错误;
∵﹣6÷2×3=﹣9,∴选线B错误;
∵﹣9÷ ,∴选项C正确;
∵﹣4+(﹣2)× ,∴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5.小芳和小明在手工课上各自制作楼梯模型,他们用的材料如图,则( )
A.一样多 B.小明多 C.小芳多 D.不能确定
【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分析】首先根据已知图形中两个图形中共同含有的边,再判断形状不同的边的长度即可.
【解答】解:他们用的铁丝一样长.两个图形右侧边与左侧相等,上侧与下侧相等,
即两个图形都可以利用平移的方法变为长为8cm,宽为5cm的矩形,
所以两个图形的周长都为(8+5)×2=26cm,
所以他们用的铁丝一样长.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应用,考生通过观察、分析识别图形的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图形确定右侧与上侧各边的长相等.
6.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a+b=0 B.a+b>0 C.|a|>|b| D.a﹣b>0
《铅笔有多长》课后反思
《混合运算》教后反思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千以内隔位退位减”教学反思
《分数基本性质》评课稿
《加法运算律》课后反思
相遇问题教学片断及反思
《找规律》评课
信手摘下满天星
《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改写和省略--教学反思
数学观摩课活动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做家务》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成长
《小熊请客》教学反思
“形式”与“实效”——数学课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思考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派车》教学反思
《成数与折扣》教学反思
“乘”好还是“乘以”好?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观摩课反思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秒的认识》教后反思
《5以内的减法》教学反思
《乘法结合律》听课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