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2
收藏
小学数学《百分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1、改变应用题的表述形式,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习题时,呈现形式应力求多样、活泼,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中,我大胆地改变了教材中的知识例题,重组和创设了“实验活动”这样一个情境,从而引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即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实际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更好地为下一环节的自主探索、主动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2、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例题从学生的游戏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的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例题的教学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设民主氛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前提条件。在本课的“请你选择感兴趣的百分数尝试编一个百分数应用题”中,学生卸下了书本应用题、教师思维的束缚,大胆设想、讨论,从实际效果来看,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学习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培养了学生自己收集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学习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19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19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必考点复习课件13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14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33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17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24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必考点复习课件10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18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14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26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34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36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必考点复习课件11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27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18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16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21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25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29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37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14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2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22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12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10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1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15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11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冲刺复习课件1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