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9
收藏
前几天, 听了杨老师的一节数学课——《玩具》,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很多行为已经很民主,能够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但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下面我采撷了杨老师课堂上的几个细节,我们一起剖析。
细节一:不要在潜意识里去轻易的否定学生
在引导学生经历用数来表示物体时,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情境图中的数量,找出了1个洋娃娃,2个小同学,3只小鸟,4辆汽车,……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从用一个洋娃娃到画一个圆,再引导学生“表示更多的物体该怎么办”时,一个学生提出“用一个更大的圆来表示。”当时杨老师回应道:“即使用最大的圆,也只能表示一个。”
课下,我回味着学生的话,非常的激动,学生能够想到用一个更大的圆来表示,很了不起!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先人在没有文字的时候,采用的“结绳记事”的故事,这个最大的圆不是也渗透了计数单位的数学模型吗?当我们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就抽象出了“十”。回味学生的话,虽然很朴素,但却蕴涵着自己的思考,对于这样的发言,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表扬的掌声,不要在潜意识里去轻易的否定学生的发展,让关注学生真正落到实处。
细节二:评价还需要突出激励
作为评价,我们需要用真诚的付出呵护学生的情感,用激励去引领学生的发展。
案例1:一个比一个写得好还是都不好
在杨老师指导学生书写1时,展示了几个孩子的书写,最后展示的是一个写得不怎么好的,当时杨老师让学生指出不好的地方,指出注意的地方。当时在我旁边听课的魏霞老师说:“其实这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写得好!”我再仔细看的时候,就发现他第一个1写的不但不直,而且涂改了很多,第二个1写的比第一1好了一点,但仍没有写直,第三个1写得已经很好了。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我们为什么总是关注他与别人的差异,别的学生三个都写得很好,而他却只写好了一个,但对于这个学生而言,他明显的进步了许多,希望我们的老师在横向比较的同时多一些纵向的比较,真正关注到学生的自身成长。
细节二:是否定还是规范
在学习了1、2的书写后,个别动作快的学生开始尝试着写3、4了,杨老师发现后就说:“谁让你写3、4了?给我擦掉!”
对于上面的情境,我认为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需要引导,而不是训斥,如果是我我会说:“刚才有几个同学已经写完了2,他们把3、4也写了,老师还没有教他们就会写了,下面老师请他来教大家写3、4,好吗?” 学生写后,教师可针对书写点评,并进行强调:如果你能和大家一起同步进行学习,那就更好了!
作为评价,我们应该突出激励,在激励中规范学生的言行,在不断激励的中让学生和谐成长。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关注学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从内心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从行动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进步,真正在用心中促进学生的进步。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活跃性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导思浅议_数学论文
世界各国中小学数学教改动向
打造富有“数学味”的课堂
小学生数学论文“误读”
品读学生: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加强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小学教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技能指导
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数学试卷讲评的重要性
感知规律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如何纠正学生数学计算中粗心的“毛病”
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课例及评析
学好小学数学应用题的7个关键
探讨小学数学中的四个“问”
五步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论小学数学中概念教学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浅议情感智商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体悟式”学习
坚持学习培训、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学习数学需一丝不苟
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