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9
收藏
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课程,下面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分享数学反比例的定义及考点,供大家参考!
2017年小升初数学反比例的定义及考点
什么叫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k=y*x(一定)x不等于0,k不等于0来表示。简单点来说,就是如果一样事物增加了,另一样事物减少,他减少了,另一样事物增加,这两个事物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
反比例的意义
满足关系式xy=k(k为常量)的两个变量,我们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成反比例;
显然,若y与x成反比例,则xy=k(k为常量);反之亦然。
例如:在行程问题中,若路程一定,则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在做工问题中,若工作总量一定,则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反比例的实质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另一种量变化而变化,但这两种量之积一定是个常数,这时,这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通常用xy=k(常数)来表示。
反比例关系在应用题中属于归总问题。反映在除法中,当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关系。在分数中,当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母与分数值成反比例关系。在比例中,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成反比例关系。如果再把总数与份数关系具体化为:在购物问题中,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在行程问题中,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同与联系
相同之处
1. 事物关系中都有两个变量,一个常量。
2.在两个变量中,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则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3.相对应的两个变数的积或商都是一定的。
相互转化
当正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正比例转化为反比例;当反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也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反比例转化为正比例。
生活中的反比例
1.百米赛跑,路程100米不变,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即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排队做操,总人数不变,排队的行数和每行的人数成反比例;
3.做纸盒子,总个数一定,每人做的个数和人数成反比例;
4.买东西,总价一定,它的单价和数量是反比例;
5.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是反比例(提示:但是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不成比例【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6.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反比例。
7.等分一块蛋糕,每人分到的蛋糕与人数成反比例。
8.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9.分子一定,分母和分率成反比例。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分享的数学反比例的定义及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智救美羊羊》教学反思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教案
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导学案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青岛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青岛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试题
听“千课万人”第二届小学数学“思维发展与素养生成”随笔
2019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复习2教案(2012新北师大)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
2019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2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青岛版)
2019年秋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圆面积应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公开课《克和千克》课堂实录
2019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教案
《平均数》观课心得
2019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估算总复习教案
2019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教案
数学规范化书写大赛活动总结
2019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