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8
收藏
如何搞好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只要同学们扎扎实实搞好复习,相信大家的学习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带来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供大家参考!
1.数列的概念及分类
(1)数列的概念及分类
①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②项:数列中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项通常也叫首项;
③表示: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n,简记为{an}。另外还有列表法、图像法,以及递推公式法。
④数列表示方法的优缺点
表示方法 | 优点 | 缺点 |
通项公式法 | 便于求出数列中任意的一项,也有利于数列性质的研究。 | 一些数列的通项公式表述困难。 |
列表法 | 内容具体、方法简单。 | 要确切表示一个无穷数列或项数比较多的有穷数列时比较困难。 |
图像法 | 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项随序号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 数列项数较多的时候用图像表示困难。 |
递推公式法 | 可以揭示数列的一些性质,如前后几项之间的关系。 | 不容易了解数列的全貌,计算也不方便。 |
①按照项数可以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
②按每一项随序号的变化来分类,可以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还有摆动数列。
2.数列的通项公式
(1)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①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an=f(n)。
②对于函数y=f(x),如果f(i)(i=1,2,3,…)有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数列f(1),f(2),f(3),…,f(n),….
(2)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①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的函数解析式,即an=f(n);
②并非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③如果一个数列可以写出通项公式,它的形式可能不唯一。
3.如何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一个通项公式
(1)先找出每一项中哪些是变化的,哪些是不变的,再探索各项中变化部分与序号间的关系。
(2)常用方法与技巧
①观察、分析数列的前几项的特征,找到数列的一个构成规律;
②为了突出显现数列的构成规律,可把序号1,2,3,…标在相应项上,这样便于突出第n项an与项数n的关系,即an如何用n表示。
③由于给出的数列的前几项是一些特殊值,有时是进行了化简的,因此我们要观察出它的构成规律,就必须要对它们进行还原。
④当一个数列出现“+”“-”相间时,应先把符号分离出来,即用(-1)n或(-1)n-1表示。
⑤当一个数列间隔几项才具有相同规律(特别是奇数项与偶数项)时,不妨用分段函数来表示其通项公式。
⑥在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要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点,可使用添项、还原、分割等办法,转化为一些常见数列来求解。
(3)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数列的通项公式。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2017高考数学复习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好好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七年级数学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议程组1
七年级数学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的讨论1
七年级数学积的乘方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再认识2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7
七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3
七年级数学实践与探索5
七年级数学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议程组2
七年级数学幂的运算4
七年级数学从问题到方程3
七年级数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4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3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4
七年级数学数量的表示
七年级数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3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
七年级数学不等关系1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的讨论5
七年级数学统计图的相互转化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的讨论2
七年级数学认识100万3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的讨论4
七年级数学估算的应用与调整
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
七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从问题到方程4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4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