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8
收藏
教学计划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查字典数学网准备了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
4.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
一、创设情境
小学里,我们学过加法和减法运算,引进负数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呢?
1.试一试
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赢了3球,在客场输了2球,那么两场比赛后甲队净胜1球.
你能把上面比赛的过程及结果用有理数的算式表示出来吗?
做一做: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有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
2.我们知道,求两次输赢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请同学们先个人研究,后小组交流.
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
二、探究归纳
1.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 ”的位置上.
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1”的位置上.
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
请用数轴和算式分别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上面的做法,请在数轴上呈现下面的算式所表示的笔尖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4.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并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讨论:两个有理数相加时,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计划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实录
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试卷
2017中考生必读:中考数学解题规范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课后训练题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上《数一数》试题
2017年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练习)
小学优秀数学教研论文 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
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上《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试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案
2017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有答案)
100以内数学口算练习题(包括连加连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每课一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的认识》教学案导学案
教研文章 小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课后反思 ——给学生学习的空间
加减法估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数学一模试题练习2017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好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书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数学备考一模模拟试题2017(练习)
加、减法估算 教案实录
2017年中考数学解题技巧之压轴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2016数学上学期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家庭作业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