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8
收藏
在数学中,若一个数b为数a的n次方根,则bn=a。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数学上册立方根家庭作业,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数学上册立方根家庭作业2016
一、积累•整合
1、判断题
(1)如果b是a的三次幂,那么b的立方根是a.……………………………………( )
(2)任何正数都有两个立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
(3)负数没有立方根.……………………………………………………………………( )
(4)如果a是b的立方根,那么ab≥0.…………………………………………………( )
2、填空题
(5)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6) =________, ( )3=________
(7) 的平方根是________.
(8) 的立方根是________.
3、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9)729(10)- (11)- (12)(-5)3
二、拓展•应用
4、解答题
(13)若球的半径为R,则球的体积V与R的关系式为V= πR3.已知一个足球的体积为6280 cm3,试计算足球的半径.(π取3.14,精确到0.1)
(14)已知第一个正方体纸盒的棱长为6 cm,第二个正方体纸盒的体积比第一个纸盒的体积大127 cm3,求第二个纸盒的棱长.
三、 探索•创新
5、阅读理解题
(15)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成立. 判断完以后,你有什么体会?你能否得到更一般的结论?若能,请写出你的一般结论.
(1) =2 (2) =3•
(3) =4 (4) =5
八年级上§12.1平方根与立方根 立方根 作业答案
1、判断题
(1)√ (2)× 正数有一个立方根 (3)×因为负数有立方根。(4)√
2、填空题
(5)0与±1 (6)- ,8 (7)±4 (8)2
3、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9)9 因为 ,所以
(10)- (11)- (12)-5
4、解答题
(13)由已知6280= π•R3
∴6280≈ ×3.14R3,∴R3=1500
∴R≈11.3 cm
(14)7cm 设第二个正方体纸盒棱长为xcm,得:x3=63+127,所以x=7cm
5、阅读理解题
(15)以上四个式子都正确,一般结论为:
=n (其中n为正整数)
数学上册立方根家庭作业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说课稿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 教案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1)(第二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课堂实录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片断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 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 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3)(第二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 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实录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 教案6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
数学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 教案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