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1
收藏
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做圆。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初三上学期数学圆的轴对称性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浙教版初三上学期数学圆的轴对称性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一、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圆的对称性(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它由圆的旋转不变性引出,是圆的轴对称性学习之后圆的又一重要性质,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在以后的证明和计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第二学段已经学习过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对于直线型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中心对称图形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性质。前一节已经学习过弦、弧等圆的有关概念和垂径定理的内容,利用垂径定理及推论解决了与直径、弦、弧等有关的问题,对于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和圆具有旋转不变性容易理解。但对弦、弧以及要学到的圆心角、弦心距等之间的关系,并且怎样利用这些关系解决一些有关的证明和计算等方面,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和总结。
教学方式及教学准备:
教学方式:任务驱动 问题教学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圆形纸片(两个等圆);教师制作几何画板课件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圆的旋转不变性,掌握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及其推论,会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证明。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归纳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可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渗透圆的内在美。并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交流,在“做数学”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及其推论
难点:对定理中“在同圆或等圆中”前提条件的理解,以及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现归纳能力的培养。
初三上学期数学圆的轴对称性教学计划指导思想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高一数学正余弦定理3
高一数学随机数的产生4
二倍角的正余弦正切3
高一数学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全部教案
高一数学随机数的产生5
高一数学随机抽样2
高一数学简单随机抽样6
高一数学三角恒等变换
高一数学正余弦定理2
高一数学算法的基本概念1
高一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9
高一数学集合小结
高一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7
高一数学变量间的相关关系7
高一数学指数3
高一数学函数的定义域与区间
高一数学随机数的产生3
高一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8
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高一数学正余弦定理1
高一数学随机数的产生6
高一数学随机抽样1
高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1
高一数学概率的基本性质7
用样本的数字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高一数学随机数的产生7
高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2
高一数学函数的应用举例3
高一数学程序框图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