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6
收藏
同学们,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了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计划,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和小编一起期待学期的学习吧,加油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重点之一,《标准》中 强调: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重视在具体 情境中去体验、理解有关知识;注重过程,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发现规律、探求模式的能力;注重应用,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节内容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融入实际问题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突出了《标准》对本节内容的特别要求。本节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数学知识作必要的基本运算技能,虽注重应用,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但基本的运算技能也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5.-9+(+6);(-11)-7
(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讲评(-9)+(+6) -(-11)-7
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6+11-7
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教师纠正)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负9正6正11负7的和或负9加6加11减7)
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 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计划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2016年一年级小学生数学暑假日记分享
16年六年级数学暑假专项训练题练习
2016年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题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暑假百分数练习题
16年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练习
一年级小学生暑假数学日记数铅笔
2016年三年级数学质量监测试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图表暑假训练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暑假试卷答案讲解
最新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
2016年最新五年级小学暑假数学日记范文分享
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暑假练习题
2016年小学三年级寒假作业数学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暑假训练试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暑假训练试题
2016年小学数学三年级寒假练习作业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安排计划
最新六年级小学生数学暑假专项练习
精编小学生数学暑假日记秋游
2016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西师版)
2016年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新人教版)
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题西师版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暑假试题及答案
16年小学一年级暑假数学日记范文七巧板游戏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16年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西师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