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1
收藏
小升初入学考试与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高中升大学的高考并列为中小学生的三大考试。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升初数学几何公式表知识,供大家参考。
图形 名称 字母的含义 周长c 面积 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长 b-宽 C=2(a+b) 或C=2a+2b S=ab
三角形 a---底边 h—a 边上的高 S= ah 或 S=ah÷2 或S=
梯形 S=(a+b)h/ a— 上底 b-下底h-高 S= (a+b)h或 S=(a+b)h÷2
圆 r-半径
C=πd=2πr r—半径 d-直径
π—圆周率 C=πd或C=2πr S=πr2
d= 或d=c÷ π
r= 或r=c÷π÷2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
R-外圆半径 环=S外-S内=π(R2-r2)
立体图形
图形 名称 字母含义 S — 面积 V — 体积
正方体 a-棱长 棱长和=12a S表=6a2 S底= a2
V= S底h 或 V=a3
长方体 a-长
S=2(ab+ac+bc) a-长 b-宽
h-高 S表=2(ab+ah+bh)( 两个底面)
S表ab+2ah+2bh(没盖)S表2ah+2bh(没底面)
V=abh或V=Sh 棱长和=(a+b+h)×4
圆柱 r- C=2 r --底面圆半径
d—底面直径
C—底面周长 h-高
S底—底面积
S侧—侧面积
S表—表面积 S底=πr2 V=S底h=πr2h
S侧=Ch =2πr h=πd h
两个底面:S表=S侧+2S底
没盖:S表= S侧+S底
没有底面:S表= S侧
空心管 R-外圆半径
V=πh(R2-r2) r-底面内圆半径
R-底面外圆半径h-高 V管=V外-V内=(πR2-πr2 ) h=π(R2-r2) h
直圆锥 r-底半径
V=πr2h/3 h-高 r—底面半径
S—底面积 V= Sh 或 V= πr2h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小升初数学几何公式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商是一位数的除法(3)》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课》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田忌赛马》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3)》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5)》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课(1)》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1)》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不一样的练习课——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旁听学生口算能力测试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2)》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数学教案
经验心得 智慧数学研究——读懂学生,智慧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商是一位数的除法(1)》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字编码》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4)》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7)》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解析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