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收藏
在中国古代把数学叫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小编准备了高二数学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随机事件的概念
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出现的某种结果叫做事件。
(1)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
(3)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2.随机事件的概率
事件A的概率: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由定义可知0≤P(A)≤1,显然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
3.事件间的关系
(1)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2)对立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但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3)包含:事件A发生时事件B一定发生,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或事件B包含事件A);
4.事件间的运算
(1)并事件(和事件)
若某事件的发生是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则此事件称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
注:当A和B互斥时,事件A+B的概率满足加法公式:
P(A+B)=P(A)+P(B)(A、B互斥);且有P(A+)=P(A)+P()=1。
(2)交事件(积事件)
若某事件的发生是事件A发生和事件B同时发生,则此事件称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
5.古典概型
(1)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
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事件A由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即此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二年级《估算》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倒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美丽的田园》教学反思
《游乐场》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一点思考
第三册《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反思
有趣的“余数”
复习课《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反思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北师大版《分香蕉》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发新书》教学反思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二篇
北师大数学《生日》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期末教学随笔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可爱的小青蛙》教学反思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自主探究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看望老人》教学反思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垂直和平行》课后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应用(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