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收藏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主要分为三步骤:一、情景引入,感知圆;二、动手操作,认识圆;三、圆的拓展深化。其中二、动手操作,认识圆是重点 学习内容,也是学生主要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主要又分为三步骤:(一) 认识圆心;(二) 认识半径和直径;(三) 巩固和应用。整节课,由游戏入手,经历动手操作,再在生活中举例并质疑,用所学知识解决疑问。
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一、对学生的了解不够。
课 堂开始,情景引入,感知圆,就不是很顺,这是我预想不到的。1、开始在练习纸上表示红旗的位置。请你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里?用1厘米表示实际的1 米,在纸上用点表示出宝物的位置。这样的提问,对于境外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似乎不太听得懂老师的意图,老师在讲的时候应该再慢一些,每一 个小问题后面都要停一停,给学生一个理解的时间。2、根据学生所画的情况讨论点可能的位置,像这样的点我们能找到多少个?(无数个)怎样的一个图形能将这 无数个点表示出来?(圆)预设中,这里学生应该有个顿悟的表现,是很激动的一个小发现。但是,课堂里也没有出现。我想原因是前面画得过程有学生没有领会 好,没有充分地画好,也就没有后面地分析了。一节课有了好的开始,后面的教学过程就会顺其自然,至少比较流畅,前面的疙疙瘩瘩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学习,而主 要原因是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没有让学生听明白操作的方法和意图,没有等到学生的共鸣。怎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呢?还是需要多试教,试教不仅 熟悉教案,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有所了解,就是对教学设计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是否需要做一些调整?最后上课时才能心中有底。
二、课堂节奏没有把控好。
动手操作,认识圆中(一) 认识圆心;(二) 认识半径和直径;圆心和半径的学习学生表现得还可以,但是到了认识直径这个内容时,教学上就显得比较拖沓。因为前面有了动手操作认识圆心和半径的过程,这 里再重复同样地步骤去学习直径,学生的兴趣已经没有了,老师应该适时把控教学的节奏,在学生能说出直径的定义和特点后,比较快地把这个内容学过。这样,可 以把时间节省下来学习后面的巩固和应用,也可以让学生保持比较好的兴趣点。课堂节奏的把控是我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一节课的教学中,重难点应该多花些时 间,但是时间具体到每个知识点怎么分配,什么时候可以快点,什么时候应该慢点,比如,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得比较好了?哪些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 点?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点在哪里?学生最困惑的又在哪里?这些我还是很欠缺。我觉得主要是我对高年级数学知识本身的掌握还不够,和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以及 课堂灵活应变和调控能力不够。尤其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堂,更是觉得难上加难。当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时,老师对于课堂的组织也很重要,直接关系到课堂节奏 的把控。所以,我觉得在课堂节奏的把控上我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三、学习所得。
我在网上学习了《调控数学课堂的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率》,摘录如下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课堂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因此,良好的教学节奏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培养,尽量减少各种不利因素。例如,有的学生 在做课堂作业时拖拉吵闹;有的在回答问题时过于小声等,这些现象都会破坏教学节奏。因此教师从上第一节课起,就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向学生清楚传达教师的 要求,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师生间配合默契,使各教学要素呈现相对规则的秩序,创造优美的课堂教学节奏。
2、 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处理教学节奏,快慢得当,教学速度的过快与过慢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在引入新课时,学生的精神状态较好,对新知识充满好奇。这时教学应 是明快,生动的。在理解与运用阶段,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对于难点应循序渐进,安排多一点时间,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余地消化每个教学信 息点,不至于囫囵吞枣。在突破教学难点后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科学地进入知识的巩固与运用阶段,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同时实现教学目 标。
在教学活动中,推动课堂节奏,陶先生认为教学法做应当合一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一起一伏的教学节奏把握时机,创设活动情景,掀起小**。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件PPT(安徽凤阳临淮二中八年级上)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八年级下19.1多边形内角和第二课时课件
17.1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17张PPT)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17.1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16张PPT)
第16章二次根式小结和复习课件(共21张PPT)
2016春沪科版八年级下16.1二次根式同步教学课件(2份)
【公开课】沪科版八年级下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教案
第20单元数据的初步分析小结和复习课件(共22张PPT)
第17章一元二次方程小结和复习课件(共20张PPT)
第18章勾股定理单元复习课件(共31张PPT)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八年级下18.1勾股定理(第2课时)课件
17.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课件(共13张PPT)
2016春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9.3.2菱形课件(共2份)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下19.2.1矩形的性质课件
19.3特殊平行四边形之菱形课件(共16张PPT)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16.1二次根式的乘法课件+教案
19.4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镶嵌课件(共20张PPT)
【公开课】沪科版八年级下18.1勾股定理课件+教案
19.3.1矩形课件(共22张PPT)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八年级下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下19.2矩形的判定课件
20.1数据的频数分布课件(共13张PPT)
2016沪科版八年级下16.2.1二次根式的乘除课件(2份)
20.2.2数据的离散程度课件(共2份)
17.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之因式分解法课件(共15张PPT)
2016沪科版八年级下16.2.2二次根式的加减课件(2份)
沪科版八年级下19.1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共23张PPT)
19.1多边形内角和课件(共20张PPT)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共2份)
《18.1勾股定理》课件(共3份)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