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为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节课教学中,我就特别重视情境的创设。课一开始,通过请小助手、猜一猜等活动,使学生生活情境和数学知识潜移默化的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练习时,创设了拍照游戏的游戏情境,通过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猜测物体,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兴趣。这节课中,学生被很多的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着,因此学习兴趣一直很浓厚。
注重体验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体验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经历了亲身体验后,进一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像是不一样的。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交流,同时对自己的感悟加以验证。
猜想验证,促进知识形成。 猜想,已经成为学生当今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
本节课教学中,我就给学生创造了猜想的过程。首先,在新授课的教学中,设计了猜一猜环节。当学生明确了长方体的三个面之后,让学生猜想,你站在一个位置上不动,最多只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对要研究的问题做出逼近结论方向的猜想。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因此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在这样的猜想中,发散了学生思维,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本节课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地方。
1、一位同学在桌子一个角的位置观察长方体时,让学生说出:这三个面的名字。这里忽略了学生是站在桌角的位置,所以,使得学生无从说起。
2、通过课后测查我发现,学生们能够正确区分欢欢的不同方向看到图片的时候,在区分前后两张图片时,100%的同学判断正确,但是在区分左右两张图片时,判断正确的同学占75.7%,也就是说,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在区分左右的时候还有困难,在重新备课时,要在这个地方进行调整。
3、观察祝福箱、讲台,放得再慢一点,先想象一下,站在什么位置你能看到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让学生先猜测,再验证。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法,更加深入领会编者意图,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
苏教版七年级上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课件(共13张PPT)
2015年安徽省中考复习课件专题三:新定义问题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欣赏与设计》PPT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6.3《余角和补角》课件(共20张PPT)
最新北师大六年级下数学好玩《神奇的莫比乌斯带》PPT课件
苏科版小学第十二册圆柱的体积2课件
新华师大七年级下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课件(共14张PPT)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5《去括号》课件(共20张PPT)
南京市29中致远校区七年级上3.4合并同类项课件(共18张PPT)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1.1《生活与数学》(共38张PPT)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7《有理数的乘方》课件+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活动与思考》(共19张PPT)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2《角》课件(共26张PPT)
江苏省盐城市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5.1《丰富的图形世界》(共38张PPT)
南通市启东市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合并同类项》课件(2份)
建湖县城南实验中学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含答案)
2015年安徽省中考复习课件专题七:学习型问题
2015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3.4《合并同类项》课件(共22张PPT)
2015年安徽省中考复习课件专题四:探究性问题
2015年安徽省中考复习课件专题一:选择、填空题难题分析
苏教版七年级上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课件(2份)
小学第十二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5.1《丰富的图形世界》课件(共58张PPT)
苏科版小学第十二册圆的周长课件
圆的周长的练习课课件
苏教版毕业试卷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从问题到方程课件(共22张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