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8
收藏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下面我从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整数乘除法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为后面学习的四则运算打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关系做铺垫。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概括出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难点:
1.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概括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教法:
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启发式谈话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学生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同时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通过让学生在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中理解概括乘除法的意义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在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乘除法的口算题,通过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回顾旧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找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探究新知环节(依据教材内容,我主要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一)、师生共建乘法的意义
通过对例题的理解、分析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归纳总结出乘法的意义。使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归纳除法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改编例题,再让学生比较分析三个例题,从而概括出除法的意义,并得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三)整理归纳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联系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整理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既联系了旧知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先让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提出质疑,教师再加以总结和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进一步促进理解。
五、作业布置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布置了课本第7页第5题,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我的说课完毕,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2016届临川一中高三数学10月份月考试卷(附答案)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空间向量
2016高考数学复习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专题练习(附解析)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导数的综合应用
2014年高三数学10月月考试题(周口中英文学校)
2016高考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2015对口高职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2015届上学期高三数学第二次月考试题(东山一中)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直线和圆
2015届高三数学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福州八中)
2016高考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专题检测(带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专项训练:等差与等比数列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算法的基本思想专题练习(附解析)
2015年武汉二月调考数学答案(理科)
成都七中2016届高三数学10月阶段考试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专项训练:数列交汇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专项训练:导数的综合应用
师大二附中高三数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测试卷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专项训练: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成都七中高2016届数学10月阶段考试
新人教版2015高考数学模拟题及答案(理)
数学2016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专题训练(附解析)
2016高考数学古典概型一轮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2016高考数学随机事件概率专练及答案解析
数学2016高考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测试题(带答案)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提分专练:平面向量
2015年高考数考前必做练习题
2015高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理科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