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7
收藏
周长和面积的对比这节课,是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及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开可伊始,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第一个小环节是让孩子自己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个图形的特点。第二个环节是让孩子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并上台来指一指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图形的周长。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说说面积的定义,并和周长的定义作对比,不同的地方在哪。在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和周长公式作比较。总结周长和面积的不同点是在为以后能更清楚的明白实际问题中,解决的问题是在求的什么。这三个环节结束时,问:在解决问题时,什么时候是在求周长?什么时候是在求面积?这需要根据实际问题来解决。
第二个大环节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探索什么时候是在求图形的周长,什么时候是在求图形的面积。第一个小环节出示的是一道最基本的求周长和面积的练习题。读题,看问题,分析题,要求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最后解决问题。第二个小环节出示的是一道在一个长方形菜地上种菜,能种多少棵?要想求能种多少棵,首先得求出什么,再求什么。孩子在读题分析题时就能知道要想求能种多少棵,就得先求出长方形菜地的面积。让学生在每一道练习题增加的难度上理解读题的重要性,分析题意的重要性。第三个小环节是一道稍微更难的一道题。
一个正方形花坛,一面靠墙,花坛四周用24米的篱笆围了起来,这个正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2平方米种一棵树,花坛里能种多少棵树?
我让孩子先读题,再读题,一道题连读3遍,让孩子自己分析题中的相关信息以及问题。思考问题是什么?要想求正方形花坛的面积首先得知道什么?这个问题让孩子自己独立思考。学生会回答出24米这个量就是正方形花坛的周长。学生自己解决求正方形边长的算式:243=8(米)244=6(米)问: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结果?
生1:243=8(米)因为这个正方形花坛一面靠墙,篱笆只是围了3条边,所以是243=8(米)
这个难点攻克了,这个题就能解决了。致此,这节课就结束了,孩子也在自己动脑,分析题意,独立解决问题中学会了什么是在求周长,什么是在求面积。
2017-2018学年数学教研组上册工作计划
精选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旋转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直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圆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锐角和钝角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倍数与因数知识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评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百分数知识点
关于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万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
精选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角的度量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三上册数学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点
高一数学知识点2017: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测量知识点
经验分享 数学老师是个“秒表控”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例尺知识点
教研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角的认识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加与减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2018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数的读法和写法
精选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扇形统计图知识点
小学数学优质课《平移和旋转》评课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轴对称和平移知识点
高一数学知识点2017年:一次函数常用公式
2018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圆锥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