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7
收藏
几次听侯老师的课都有种轻松愉快的感受,同学们是这样,老师也是这样。可以看出教师轻松驾驭课堂的能力之高。相信做她的学生一定很幸福。
一、导课有趣能引发学生思考。
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不仅回忆了旧知面积单位的理解也为新知的学习---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做了铺垫。自然而然引入本届新课的学习。
二、探求新知重过程与方法。
我觉得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中,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推出计算公式,再用摆的方法验证公式的合理性从而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循序渐进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节知识。
三、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给学生准备充分地研究材料,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合作,给与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做法想法,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师主导作用发挥较好。
学生通过实验合作得出的结论,教师质疑是不是任意给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能求他的
面积呢?随后示范用教具在黑板上拼摆,引导学生验证公式,启发学生得出一行7个正方形就是7平方厘米。看得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相当透彻。
五、练习题真正做到少而精。
虽少但却很有坡度,有量一量算一算两道,看图计算两道,求A4纸的面积,以及拓展到的求剪下最大正方形的面积和剩下部分面积。体现了算法多样性,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最后的猜一猜,由学生探究实验中的数据引入,进行了变式练习。将整节课学习推向了**。
建议:实际感知一下A4纸的大小建立对面积大小的体验感受。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复习课(3)
苏科版七年级下三角形的内角和(1)
苏科版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
沪科版七年级下10.1《相交线》(2)
七年级下《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提公因式法》(苏科版)
三口中学苏科版七下《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复习2-中小学课件站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八章幂的运算复习
苏科版七年级下同底数幂的除法1
苏科版七年级下三角形的内角和(2)
七年级下《从面积到乘法公式复习课》(苏科版).ppt
苏科版七年级下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小结与思考
苏科版七年级下《同底数幂的除法》(2)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
苏科版七年级下《统计图的选用》
梅岭中学 苏科版七下《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ppt课件
七年级下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二)
苏科版七年级下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复习
三口中学苏科版七下《单项式乘以单项式》ppt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1)
苏科版七年级下图形的全等复习课
苏科版七年级下图形的平移(第二课时)
苏科版七年级下《同底数幂的除法》(3)
苏科版七年级下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2)
苏科版七年级下9.2单项式乘多项式
苏科版七年级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SSS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复习1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2
苏科版七年级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ASA 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