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7
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探索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及3条边之间的关系,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普通话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猜测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教具准备:
三角板2个、量角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学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谁能说一说?
指名交流,说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学生表述的质量。
活动二:探究新知
师:两个三角板它们都是三角形,都有几个内角?
量一量它们的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小组合作进行,量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60+30+90=180,第二个内角和也是:45+45+90=180。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室60+60+60=180。
小结:这山种特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进行探究。
关注学生的结论。
活动三:操作验证
师: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比一比哪个小组性的方法多。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三角形和必要的工具进行验证,可以用折叠的方法,也可以用量角器量的方法,还可以用剪拼的方法等。小组探索,全班交流并总结。
让每个学生都参入活动中。
关注学生的验证过程。
活动四:探究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可以摆一摆,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师:板书: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同桌俩合作进行,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指名交流,集体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关注学生的验证方法。
活动五:巩固练习
师:做教材45-46页的6、7、8、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公主学生交流的质量,给予一定的评价。
活动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
创意作业:在自己周围找一找与课本类似的铁塔,并找出不同的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二)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说规范话、说普通话的水平。
高二理科数学教学计划优秀(上学期)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
高二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参考
高中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示例
职高数学教学计划高二
高中高二数学上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教学计划
高二必修数学教学计划优秀(下学期)
高二数学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高二年级数学必修1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高二理科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精选
高二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总结
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计划
高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例
高二备课组数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参考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高二2016年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2016学年高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5—2016高二数学上学期教学进度表
2016年高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高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高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精选
高二数学必修1第二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高二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理科)
2016高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016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选
高二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参考
优秀高二数学必修1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