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数学四上册《认识...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

人教版数学四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2016-09-07 收藏

《认识几分之几》这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是培智数学第十七册中《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中的一个内容。就我们班学生情况而言,原来的贝贝班学生学过《认识几分之一》这一内容,对分数只是有了简单的了解。原来的乐乐班学生是从没接触过分数,所以知识基础存在的差异不是很大。

一、教学目标

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理解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能结合具体情境用几分之几表示。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的能力。

3.能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先复习几分之一的概念,强调平均分。

2.动手操作引入四分之几的概念。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了实实在在的平均分,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涂喜欢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接下来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说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了四份,我涂了其中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

3.试一试引出几分之几的概念。让学生说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五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它的五分之几。结合四分之几和五分几的教学,引出几分之几的概念。

4.巩固练习。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再让学生根据自己说的分数来涂色。

5.了解几分之几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课后感想

上完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概念的形成过程讲解得不够透彻。《认识几分之几》是一个概念性的教学,虽然在课前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两个练习来总结出几分之几的概念。但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个人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加强,所以学生对于概念的形成过程还是不够清晰的。在学生自己涂色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满涂浪费了一些时间。而且在满涂的过程中,容易把分的四份的折横遮盖掉,使得分的四份不是很明显。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虽然A组学生能自己根据几分之一来推导出几分之几,但B、C 组学生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我应该多给B、C组学生根据图说的机会。在自己板书四分之几时,应该强调书写四分之几的方法。这对于B、C组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我应该强调平均分成四份的四写在分母上,其中的几份写在分子上。

2.忽视概念的间的联系。所学的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之间是有联系的。对于A组学生来说,学这样的内容是比较轻松的。我可以让A组学生说说所学的几分之几和几份之一之间的联系,使得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够科学。练习题一原意是让学生书写涂色部分的分数,但由于没把题目要求书写完整,所以题目存在争议,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第二课时我又重新设计了这道题。A组学生填空,B、C组学生根据涂色部分填空。A组学生是能够理解类似开放性的题目的,今后设计练习时针对A组学生可开放些。在白板互动的过程中,虽然事先已经辅导学生如何利用白板,但是课堂上还是出了一些问题,互动效果不好,也浪费了一些时间。

4.评价性的语言比较贫乏。这节课学生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C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但我对于他们的表现没能给予评价性的语言来激励,今后在教学中还要多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

四、备课收获

这次是我第一次尝试高年级概念性的教学,在集体备课中,数学组的老师们都提出了自己宝贵性的建议。我的收获也很大。

1.如何更好地揭示概念性的知识。在我自己备课时是没有几分之几概念揭示的环节,主要是自己没有概念教学的经验。集体备课后决定在学生试一试后面把概念揭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如何让板书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由于黑板的限制,在教学中我就省去了在集体备课时要写的长方形平均分成五份的内容板书,所以最后概念板书起来不明显。但跟我自己备课时的板书设计还是有进步的,今后自己要更精心设计板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