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6
收藏
教学目标:
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威海在2003年度获得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在我国获此殊荣的城市不多。
学生自主交流学生听介绍,加深感受 关注学生的发言,适时巧妙引导。
活动二
师:为什么威海市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威海,了解我们威海,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奥妙。(出示信息窗1)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学生自己思考,交流。在交流中引出研究问题。
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和提问。
活动三
师: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师:你能把这个变化情况用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师:有没有更直观地表示这种变化的统计图呢?
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总结出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方面的优势。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回答。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展示。(估计学生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认真听讲。观察两个统计图,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在比较中,形成对折线统计图的初步认识。 学生能否进行合理的思考。注意观察学生绘制统计图的情况。
学生是否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的变化趋势。
注意了解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四
师:刚才我们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了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前面同学们还提到了许多问题,比如,1998-2002年全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表示这个变化情况,应该用那种统计图呢?自己试试看,可以在教材第122页中用铅笔画画。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完成的统计图,交流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分析数据变化情况。关注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情况。
活动五
师:折线统计图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自主练习第1题。
先独立解决,再全班交流。关注学生能否运用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关注学生对第4小题 的回答,鼓励学生个性化思考。
活动六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的反思水平。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二年级数学口算题
2014年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
2014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期中试题第二学期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2014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口算练习题
2014年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2014年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
2014年小学二年级口算练习题
2014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新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2014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2014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
2014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答案
2014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期中试题下学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