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每人准备20根小棒、课前预习了解
教学课题:
1. 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3. 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除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开心的五一野营》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利用百度搜索详细信息和图片.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注重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喜欢野营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参加一次野营活动.愿意吗?
二、运用情景探求新知。
1、同学们喜欢野炊吗?想帮野炊的同学解决问题吗?
野炊时大家一共带了9个面包.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出示:野营图片----有余数的除法
图上这些同学出去野炊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想帮助他们解决吗?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一下。(学生根据图意.会提出很多有关平均分的问题。)
3、先来解决9个面包现在要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己想想.也可以用小棒代替面包分一分.看谁分的又对又快!
4、汇报交流:谁来说说你的分法和分得的结果?
找生回答。
小结:9个面包平均分后有剩余.余下的数叫余数.这种现象叫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5、分的结果推导除法算式。
教师板书:94=2(个)1(个)
结果是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这个2就是商.剩下的1个就叫余数。
读作:9除以4商2余1。
6、结合算式讲解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
7、同位互相说一说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读一读算式。
三、试一试。
师:其他的食品怎样平均分呢?小组的同学互相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口述教师课件演示....
学生独立写出其他除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四、巩固练习。
1 、先摆一摆.再填空。
(1)13根小棒.每4根分一份.平均分()份.还剩()根。
(2)把8个△平均分3份.每份分()个△.还剩()个。指名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2、自主练习第一题。
3、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先小组说.再全班说。同位互相说说每道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再读一读算式。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知道了平均分后剩余部分叫余数.学会了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个面包现在要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94=2(个)1(个)
读作:9除以4商2余1。
新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帮帮忙,拯救即将分手的爱情
影响高三复习效果的十大因素 网络居第二
新高三学生进入复习状态的七个技巧
冲刺中考: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中考数学如何处理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创设数学情境式教学
2014—2015学年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计划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小学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中考名师辅导数学篇(四)
中考数学复习提高成绩的三大法宝
2014-2015学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探究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中考数学压轴题如何攻克?
哈佛大学智力数学测试题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英国现“数学教师荒”, 部分学校体育老师教数学
中考数学指导:数学优化复习的4大方法详解
2010年福州中考数学试卷点评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指导
进入高中要注意!谨防掉进高中数学的“滑铁卢”
高考数学复习:文理复习区别对待
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探索
韩国妈妈学数学,数学真的需要从胎教抓起吗?
关于数学的笑话,看了都傻了
数学模型看:最迷人女性体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澳洲家长怎样让孩子爱上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