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收藏
直线、射线和角》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册平行与垂直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及几何形体的起点。在听了同年级两位老师对本课的执教过程后,我对本课内容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于是分别在两个班分别尝试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1.让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并掌握三者区别与联系;2.认识角,知道角的定义,学会用角的符号来表示角;3.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一、 复习引入、以小见大
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存在着包含的关系,线段和射线都属于直线的一部分,而线段又是学生熟悉的知识点,所以从复习线段入手,让学生首先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说说线段的特点。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回忆旧知中引入射线、和直线,并且借助线段的特点,体会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同时,我还让学生分别动手画一画,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观察自己画的各种不同方向的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意图:学生经历了回忆、动手、观察、思考等一系列活动后,他们对线段、射线、直线的理解会比较深刻。
二、 充分感知,发挥想象
这部分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感。射线、线段都是能够无限延长,让学生闭上眼,让脑海中的射线向一端延长、延长、在延长,让脑海中的直线也向两端无限延长,使学生对射线和直线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看到的表象上,让是向更加广阔的二维空间发展,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空间想象的过程,同时进一步感知射线和直线,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在教学角的时候也是这样,知道了角的定义后,也让学生想象角的两条边无限延长,让学生找一找角在变化的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从而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意图:数学是一门想象的科学,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想象直线和射线的样子,通过想象来充分理解无限长的含义,可能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 联系生活,寻找原形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虽然直线、射线和角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它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型,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小朋友的坐姿、椅子的构造等。
意图: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四、 思考
1.学生在课堂上虽然也经历的想象的过程,但是在教师任务驱使下的想象总显得被动了些,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想象的需求,可能更耐人寻味!
2.在课后作业中发现,过两点画一条直线时,学生无意识地会画一条线段,说明他对直线和射线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或者说他在画图时还没有主动地去区分直线和线段的区别。
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提出内需,养成思考的主动性,是我后续课堂需要注意和培养的。
高二数学—空间直线教案
2011—2012年五年级第一学期计算自查题
高二数学空间中的距离(学案)
北师大五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试题
小学五年级综合能力训练(三)
高中数学第四册教案0915
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1)
高二数学平面与平面垂直教案4
高中数学第四册教案0913
高二数学—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高二数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
高二数学-概率与统计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2011—2012五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五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试卷
高二数学标准必修3概率
北师大五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1)(学案)
高二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
高二数学直线和平面平行及平面与平面平行
《小数乘小数》练习设计(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
高中数学第四册教案0912
高二数学平面的性质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1
高二数学空间中的距离
高二数学—多面体与球(学案)
高二数学安徽--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高中数学安徽--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高中数学第四册教案0914
高二数学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教案3
小学五年级综合能力训练(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