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收藏
直线、射线和角》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册平行与垂直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及几何形体的起点。在听了同年级两位老师对本课的执教过程后,我对本课内容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于是分别在两个班分别尝试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1.让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并掌握三者区别与联系;2.认识角,知道角的定义,学会用角的符号来表示角;3.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一、 复习引入、以小见大
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存在着包含的关系,线段和射线都属于直线的一部分,而线段又是学生熟悉的知识点,所以从复习线段入手,让学生首先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说说线段的特点。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回忆旧知中引入射线、和直线,并且借助线段的特点,体会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同时,我还让学生分别动手画一画,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观察自己画的各种不同方向的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意图:学生经历了回忆、动手、观察、思考等一系列活动后,他们对线段、射线、直线的理解会比较深刻。
二、 充分感知,发挥想象
这部分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感。射线、线段都是能够无限延长,让学生闭上眼,让脑海中的射线向一端延长、延长、在延长,让脑海中的直线也向两端无限延长,使学生对射线和直线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看到的表象上,让是向更加广阔的二维空间发展,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空间想象的过程,同时进一步感知射线和直线,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在教学角的时候也是这样,知道了角的定义后,也让学生想象角的两条边无限延长,让学生找一找角在变化的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从而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意图:数学是一门想象的科学,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想象直线和射线的样子,通过想象来充分理解无限长的含义,可能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 联系生活,寻找原形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虽然直线、射线和角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它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型,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小朋友的坐姿、椅子的构造等。
意图: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四、 思考
1.学生在课堂上虽然也经历的想象的过程,但是在教师任务驱使下的想象总显得被动了些,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想象的需求,可能更耐人寻味!
2.在课后作业中发现,过两点画一条直线时,学生无意识地会画一条线段,说明他对直线和射线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或者说他在画图时还没有主动地去区分直线和线段的区别。
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提出内需,养成思考的主动性,是我后续课堂需要注意和培养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
【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分数乘法应用题(一)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试卷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匆匆》说课设计2
【小学生数学教学设计】分数连除应用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的应用习题
【小学生数学教案】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体积单位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较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表面积的变化
【小学生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匆匆》教学设计7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小学生数学教案教学设计】一个数除以分数
小学生数学《多边形的外角和》的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猴王出世》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表面积计算中的“相对论”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比
“研讨课”教学反思——听探索多边形外角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匆匆教学实录3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数学教案设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积累·运用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匆匆》教学设计5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