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突破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
角的意义。
教学难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法学法:
教师:讲授法、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谁能说说什么是线段?线段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说说,表扬语言准确的学生。
二、新课学习
(一)认识射线,直线
1.线段的特点
教师出示线段或者在黑板上画一线条线段,板书学生总结的特点
2.认识射线。
(1)教师在黑板上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手工筒灯光、汽车灯光等都近似射线,进而引入射线
让学生了解射线的特点后,教师板书射线并让学生在联系本上画出射线
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学生尝试画直线。
(3)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他们的联系和区别,然后根据学生总结老师板书。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小组汇报
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
引导想象,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三、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
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
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可以用显示实物图片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
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
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
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
让学生自己练习画角,画出各种不同的角
四、巩固练习
1. P36做一做1、2
2.P39、2、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说说你了解了它们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课件(浙教版七上)
2.7准确数与近似数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1.3数轴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七上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3
整式的加减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7.1几何图形课件ppt
浙教版七上代数式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2.2有理数减法(1)课件ppt
浙教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上第三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二章有理数复习课件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2.2有理数减法(2)课件ppt
2007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6章数据和图表单元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上7.3线段的长短比较课件2
浙教版七年级上《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曹扬课件
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的复习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7.7相交线(1)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1.5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课件ppt
浙教版七年级上7.6余角和补角课件
1.1从自然数到分数课件(浙教版七上)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课件(浙教版七上)
4.5合并同类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课件(浙教版七上)
浙教版七上7.8平行线课件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