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收藏
小梅家的鸡和兔
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有16个,数脚有44只。问:小梅家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答案与解析:
假设16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16=32(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44-32=12(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2只。因此只要算出12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
解:有兔(44-2×16)÷(4-2)=6(只),有鸡16-6=10(只)。
答:有6只兔,10只鸡。
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16只都是兔子,那么就应该有4×16=64(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少了64-44=20(只)脚,这是因为把鸡当作兔了。我们以鸡去换兔,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减少了4-2=2(只)。因此只要算出20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
有鸡(4×16-44)÷(4-2)=10(只),有兔16-10=6(只)。
要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
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通用公式
课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以活动教学促学生思维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四环节教学谈
把握教材特点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
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
小学数学优秀论文:浅谈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让学生的小手动起来
浅谈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建议
加强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教会小学生怎样听数学课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
创生崭新的课堂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对数学说理训练地初探
数学课程发展的新思路
实施新课程标准,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小学生解题能力测量的新思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什么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几种方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