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1
收藏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印象: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除了在学校和课本可以念到外,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看到它,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加减乘除外,就很少用到它。
对于喜欢数学的人,他们在读到一些数学家的传记,或者关于他们的发现,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些人真的很聪明,如果不是天才怎么会发现这些难得的定理或理论呢?
这些看法和印象并不全部正确。今天我想告诉你的就是如果有天才的话,你也是一个天才。只要你有了一些基础知识,你懂得一些研究的方法,也可以作一点研究,也会有新发现,数学并不是只有数学家才能研究的。
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数学
人类靠着劳动的双手创造了财富,数学也和其他科学一样产生于实践。可以说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数学。
你看木匠要做一个椭圆的桌面,拿了二根钉钉在木板上,然后用一条打结的绳子和粉笔,就可以在木板上画出一个漂亮的椭圆出来。
如果你时常邮寄信件,在贴邮票时你会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任何大于7元的整数款项的邮费,往往可以用票面值3元和5元的邮票凑合起来。这里就有数学。
如果你是整天要拿着刀和镬铲在厨房里工作的厨子,看来数学是和你无缘。可是你有没有想到就在你的工作也会出现数学问题。奇怪吗?事实上是不奇怪的。
比方说,你现在准备煮“麻婆豆腐”,你把一大堆豆腐放在砧板上,如果你不想用手去动豆腐,而想一刀刀切下去把豆腐切出越多块越好。那么在最初一刀,你最多切出二块,第二刀你切出四块,第三刀你最多可以切出多少块呢?你切了第五刀最多能切出多少块呢?这里不是有数学问题吗?你会惊奇有一个公式可以算出第n刀得出的块数。
我们每天或多或少都会和钱打交道。你可能也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任何一笔多于6元的整数款项可以用2元硬币及5元纸币来支付。
不是吗?7元可以用一张2元和一张5元的纸币来支付,8元可以用四张2元纸币,9元可以用二张2元纸币和一张5元纸币去支付。一般情形怎么样呢?
你说这不是很容易吗?如果钱数是偶数的话,我只要用若干张2元去应付就行了,如果是奇数的话,我只要先付一张5元钞票,剩下的是偶数款项,当然就可以用2元纸币去处理。是的,这里你就用到了整数的性质。
从这些例子你可以看到数学是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用的,如果你细心的话,以后你会发现就在你工作的地方会有一些数学问题产生。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3.纳税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少百分之几)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6.折扣问题的练习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12.单元评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简评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利率”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补充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11整理和复习(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我这样开始“利息问题”的教学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一课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10.整理和复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片段及评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案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柱圆锥》课堂实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第四课时:正反比例的综合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基于圆锥体积公式推导的数学思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三课时:认识成反比例的量(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13.单元评价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