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收藏
本节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紧紧围绕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关键,在教学中,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生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具体的认识、深刻的理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的注意问题中,明确指出,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而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的例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百分数,利用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的基础与生活中对百分数的认识,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体验到现代生活中数学应用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体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的教学。
2、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师的教学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坚持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为主线,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学生通过看、思、说、试,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创造百分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学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时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使个人实践与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相结合,学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留出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这节课主要通过创设初步感知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的学习过程,留出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应用,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理解。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获得新知识、学会学习是教师共同认同的。但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充分地行研究、讨论和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同时使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和谐的发展仍然是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10《两点的距离公式》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8.2《正比例函数》ppt课件3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5《角的平分》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8.1《函数的概念》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9《勾股定理》ppt课件1
上海教育版数学八下20.1《一次函数的概念》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八上16.3《二次根式的运算》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8《直角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2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八下《分式方程》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八上18.3《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八下《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复习》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八上18.2《正比例函数》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八下第21章《代数方程》ppt复习课件
上海教育版数学八下21.4《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1《命题和证明》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八上16.3《二次根式的运算》ppt课件(一)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6《轨迹》ppt课件1
上海教育版数学八下21.2《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8《直角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pt课件3
上海教育版数学八下《一次函数的应用》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10《两点的距离公式》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9《勾股定理》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8.2《正比例函数》ppt课件2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8.1《函数的概念》ppt课件2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2《证明举例》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2《证明举例》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3《逆命题和逆定理》ppt课件1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