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
收藏
平均数是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表示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课是基于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上,通过对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通过移多补少,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值,可用来进行几组数据之间的比较,这样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感性支撑,使抽象化的问题形象化。教学从提炼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化矛盾,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意义。
邹老师这节课上的比较扎实,步步推进,在设计上花了一定的功夫。
本节课有几个亮点:
1. 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比如在导入时设置了新余火车站的日平均人流量的情境问题,让学生理解、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就在日常生活中。
2. 营造了愉悦和谐的氛围,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了真实有效的课堂。在课的导入中,教师以真实事情激趣;在新知的教学中,以问题激疑;在巩固练习中,融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语言都很精练,具有亲和力,营造了愉悦和谐的氛围,努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求知欲,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去说,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如你知道吗你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你有什么心里话要说,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自己试一试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参与的主动性,不断地去思考、探索、讨论、交流,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休验成功的快乐,在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学得积极主动,形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
4. 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不忘记德育教育。例如练习一中,平均水深110cm。小刚身高145cm,他下去有危险吗?这样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平均水深的理解,又给了学生一次安全教育。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说课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赏析
八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答案(数学)
湘教版高一数学集合教学计划怎么写:上册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下《统计表》教案
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知识点总结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四年级小学生数学口算题分享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数轴》知识点归纳:华师大版
苏教版高一数学子集全集补集教学计划
精编四年级小学生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答案
2016年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解析(北师大版2016)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实录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指导
精编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评课记录
苏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学计划
精编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知识点
苏教版高一数学交集及并集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