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习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尤其是在练习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人教版数学必修1电子书 第三章 复习参考题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复数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三角函数公式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第二章 习题2.2
高一语文资源:力的合成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数列公式
首师大附中201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棱锥公式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椭圆方程式
人教版数学必修1电子书 第三章 小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抛物线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
北京四中201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1.3.1 单调性与最大最小值
高一数学资源:高一数学下册巩固性复习题(附答案)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第二章 习题2.3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双曲线方程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第一章 复习参考题
高一数学资源:高一数学上册第三章课堂练习题(附答案)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1.2.1 函数的概念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幂函数的性质知识点
北京五中201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排列组合
高一数学资源:嘉峪关市一中2011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第一章 习题1.3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1.3.2 奇偶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