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与学校生活中需要用到米的实际例子,介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能够说出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者几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
学具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用直尺量黑板的长度。
二、导入
你有什么感受?那怎么办?引出米尺。
三、新授
(一)出示教具(米尺)。
(二)知道米用m表示。
(三)拿出米尺,实际操作:伸开自己的双臂,量一量到什么地方是一米, 从脚到身体的什么地方是一米(小组同学一起量一量)
(四)用直尺量一量米尺有多少厘米或数一数学具米尺 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百进制关系:1m(米)=100cm(厘米) 那么2m、3m、4m呢?都等于多少cm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出示教具,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长度度量工具。说说你认识的测量工具。
(六)用卷尺或学具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课桌椅的高,窗台的长度等大约有多长?(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量,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然后再实际量一量)
四、巩固新知
(一)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结合生活实际填一填)
(二)量一量: 说说你测量的方法
(三)动脑筋:我们4个人正好围一棵树一圈,这棵树的一圈大约有几米?你是怎么想的? 说说你的想法 五、作业:回去测量你家中的物品,到什么地方长度是1米?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身边的1米,切实的感受到了1米的长度,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知道了自己的身高到什么地方是1米,学生能够以此为标准试着去估计,估计和实际测量同步进行,使学生的学习知识更加巩固。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课件1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册课时检测题5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件
2018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册课时检测题2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册课时检测题16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册课时检测题14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件1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教案4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教案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课件2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教案1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册课时检测题15
你能证明它们吗教案1
连减应用题课件
2018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册课时检测题9
2018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下载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教案2
新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载
2018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册课时检测题6
你能证明它们吗教案2
2018年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载
面积整理和复习课件
口算除法课件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册课时检测题18
秒的认识课件2
2018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下载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教案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