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习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厘米,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感知1厘米大约有多长。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厘米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 铅笔 书本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新授
(一)量一量:量数学书的一条边,那我们怎么办呢?(用尺子量)
(二)初步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
学生说说你都认识尺子上的什么?
教师对学生不认识的加以讲解,引出长度单位:厘米
2、用手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8厘米的长度。
3、在尺子上比一比,你手指的哪部分大约宽是1厘米。(小组同学互相量一量)
4、说一说:请你估计一下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5、1cm是1厘米
(三)测量物体长度(小组)
1、任意拿出一根铅笔,你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小组同学互相估计一下)
2、用自己的尺子量一量铅笔的实际长度,并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小组同学一起操作)
3、想一想:你在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怎样测量?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三、巩固新知
(一)填一填
(二)量一量,填一填
量自己手掌的宽,一叉的长,一只臂的长。(小组合作完成)
(三)估测
请你想办法估计一下你的数学练习册的长和宽。你用什么办法估计的?(选择我们身上的测量工具)说说,请你再实际测量一下,看看他们之间的误差。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间量自己的课桌椅的长 宽 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与学校生活中需要用到米的实际例子,介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能够说出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者几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
等腰三角形浙教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3相似三角形课件+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2.1二次根式的性质(2)[课件]
2.1事件的可能性(1)教学课件ppt
浙教版八年下1.2二次根式的性质(1)
浙教版九年级上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课件+练习
1.2二次函数的图像(1)ppt课件2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1章二次函数单元复习课件(共29张PPT)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吉林、黑龙江、广西)
1.3二次函数的性质ppt课件(共19张ppt)
2.4概率的简单应用课件(22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下1.1二次根式
《等腰三角形》课件二
浙教版九年级上4.7图形的位似课件+巩固练习
3.5圆周角(2)ppt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6相似多边形课件+练习
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单元复习课件(共20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下1.2二次根式的性质(1)
2.1事件的可能性(2)教学课件ppt
3.6圆内接四边形课件(共7张ppt)
3.5圆周角(1)ppt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4章第四节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课件+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1.1二次根式[课件]
1.1二次函数课件(共18张ppt)
1.2二次函数的图像(1)ppt课件
2.2简单事件的概率(2)课件ppt
3.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2)ppt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1.2二次根式的性质(2)
1.2二次根式的性质(2)[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1.3二次根式的运算(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