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收藏
1、学生学习水平不一,思维方法不同,在算理的分析上,也各不相同,尽管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孩子的想法还是出乎我的预料。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课本上和教参书都没有提到的方法,我认为只要学生能讲通道理完全可以给与肯定。
2、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搭建自由表述自己思想的舞台,更应该通过对各种想法的探讨、辩论,纠正思维的偏差,肯定正确的想法,进而总结出具有普遍应用性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对算理掌握的也就更加深刻。
3、同样是知识的迁移,小数乘法中的解题思路迁移到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中同样适用,但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上,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则是截然不同的,再进行迁移则不再适合。让学生明白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也应该是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4、方法重于结果。课堂上,学生在试做例题时,尽管学生想法不同,但根据各自的想法却列出了完全相同的算式。单看结果,好像都学会了,但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分析,学生最终发现,有的方法适合于各种小数除以整数的题目,有的则经不起推敲,换了题目就行不通了。相信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意识到,学数学不仅仅是算出几道题的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学会计算的方法,只有学会了方法,你才真正掌握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苏科版数学九下《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1课时)word学案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第2课时)word导学案
苏科版数学九下第六章《二次函数》word学案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word教案2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1《锐角的三角函数(2)》(第1课时)word导学案
苏科版数学九下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共9课时)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下《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word学案3课时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5《综合与实践 测量与误差》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下《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word学案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1《锐角的三角函数》word导学案
苏科版数学九下《解直角三角形》word学案1
苏科版数学九下《解直角三角形》word学案
苏科版数学九上4.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word学案4课时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第4课时)word导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案1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1《一元二次方程》word导学案
苏科版数学九下第八章《统计的简单应用》(共5课时)word教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学案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1《锐角的三角函数》word教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6《正多边形与圆》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1《圆》学案1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4.2《位似图形》word导学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案4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word教案1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4《圆周角》学案2
苏科版数学九下《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word学案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4.1《相似多边形的性质》word教案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第3课时)word教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1《圆》学案2
2014秋苏科版数学九上4.4《圆周角》学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