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统计》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 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 形统计图。
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也是本节的难点。为此,在初步设计 教案时,我根据教材中的情境图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了平衡能力的实验, 打算从学生转圈实验情况记录入手,让学生根据数据提出统计问题: 转多少圈的同学最多,转多少圈的同学最少?让学生体会到整理数据 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整理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在绘制统计图中引 发问题:格子不够怎么办?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想办法,在 小组讨论、交流、比较中攻破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这一教学难点。
但是在学生统计转圈记录中,我发现学生转圈圈数差异很大,少的9 圈,多的50 圈。而且学生转圈数相同的不多,这样再用备课中准备 的转多少圈的同学最多,转多少圈的同学最少?这一问题根本无 法进行。如果硬是把学生的转圈记录改成课堂所需要的圈数,会大大 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经过反复斟酌,我决定 计问题换成转圈数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在哪个范围的最少?然后发给学生统计表四年级-------班同学转圈平衡试验情况统计表。
人教课标三年下《24时计时法》教案之一
人教课标三年下《会看简单的路线图》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24时计时》教案之二
人教课标三年下《8-1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口算除法》WORD教案之四
人教课标三年下《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WORD教案之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教案全集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三年下《口算乘法》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口算除法》教案之二
人教课标三年下《笔算除法》WORD教案之三
人教课标三年下《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之二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人教课标三年下《笔算乘法》WORD教案之一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解决问题》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位置与方向》教案之一
人教课标三年下《位置与方向》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认识小数》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24时计时法》WORD教案之三
人教课标三年下《简单的数据分析》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口算除法》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位置与方向》教案之二
人教课标三年下《24时计时法》WORD教案之二
人教课标三年下《乘法的估算》WORD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24时计时法》教案之二
人教课标三年下《除法估算》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24小时计时法》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