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85页例4。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及长、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 给出了两种计算的方法:一种是直接应用周长的含义将各边的长度连加; 另一种是根据长、正方形边的特征列出简便的计算方法。不仅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体现了思维的不同水平。
(2) 在探索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概括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 式,以便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体会数学的抽象和简洁。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周长》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
3. 在探究周长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本着课程标准,我在认识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小学经典课堂数学故事:渔夫和草帽
小学生必读的数学小故事之米兰芬算灯
小学数学趣味小故事:小熊卖鱼
小学生爱读的数学故事:倒推转化巧拿硬币
经典数学故事:数学家华罗庚
数学故事读心术的秘密
2015小学生数学故事乘船到对岸去
最新小学数学故事:儿歌比赛
新编小学生数学故事茶壶盖上的字
经典小学数学故事:找零钱
2015小学生数学故事畅谈游览印象
新编小学生数学故事去马如飞酒力微
2015小学生数学故事究竟哪些是冒牌的呢
2015小学生数学故事在会场上见面
2015小学生数学故事走路摇摇摆摆
2015小学生数学故事破碎的数
经典小学数学故事:﹤、﹥和﹦的本领
2015小学生数学故事渔夫和草帽
(苏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小学生数学优秀小故事
16年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试题(人教版上册)
2015小学生数学故事预测成绩
经典小学生数学故事: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数学经典故事: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新编小学数学故事:数学与音乐
生活中的小学数学故事:箱子装了什么
2015小学生数学故事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
新编小学生数学故事韩信骑马走在路上
经典小学数学课堂故事:自然数记趣
2015小学生数学故事千千万、万万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