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本课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中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二年级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在本课的内容安排上,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即让学生借助直观,引入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直线、射线的联系和区别,又在射线的概念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法。
成功之处:
一、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首先由夜景图引出射线,再让孩子画线段,由线段画射线,观察射线的特点;再接着又线段画直线,清晰地让学生明白射线和直线是如何来的。接着让学生对线进行分类,进一步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而对于角的教学,则是在过一点画射线的基础上直接引出角的概念,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
二、注重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能力。
强调亲历亲为,即让学生亲自实践和真实体验。作为概念教学课,我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能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如,经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经过两点能画多少条直线?让学生亲自画了,体验了,就能得出准确答案,那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认识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通过操作,让学生对自己原先的猜想进行了一次验证,也对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理解的更加深刻。通过画角感受角的形成,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还有最后让学生通过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副图画,这里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更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和培养。
三、练习层次清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神奇夺宝之旅的闯关行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在练习中我也都添加了情景。难度上我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在数学书上的题目后我有添加了一道思考类题型,希望学生能多动脑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足之处:
在学生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时没有给予充分的讨论时间。虽然在三线的区别上学生能较好的说明,但对于联系很多学生就感到模糊。我采用了从线段---射线 ---直线的顺序进行引导,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从而说明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但这样的引导仍然让学生感到不好接受。思考:先画直线,然后在直线上取一个点,使直线上出现射线,再在直线上取一个点,两点之间的那一段就是线段,这样来说明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是不是更能让学生理解?
北师大版六下《数的认识》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百分数的应用》(一)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百分数的应用》(四)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欣赏与设计》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图案设计》word学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表格教案1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圆的周长》word说课稿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复式条形统计图》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整理与复习》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六下《数的整除》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比的应用》word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复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表格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图案设计》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正负数》(一)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比的化简》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观察物体》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足球场内的声音》word说课稿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百分数的应用》(三)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复式折线统计图》word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起跑线》练习题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数学欣赏》word教案
2015秋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5秋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彩图)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表格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比赛场次》word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观察的范围》WORD版教案1
北师大版六下《数的认识》word教案之一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比赛场次》word学案
北师大版六下《探索规律》word教案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圆的面积》word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