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实验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8页──3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让学生经历角的形成过程,会画角。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间合作的精神,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建筑,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鸟巢图片)
生:鸟巢!(预设)
师:鸟巢的设计师利用一些直的、弯的线条进行排列和组合,从而设计出这样漂亮的建筑,给人以美的享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线条,它们同样有着不一样的作用,同样展示着线条的美!
学生欣赏图片,感受线条的美。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线的王国,共同来了解这些有趣的线。(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认识线段
1.引出线段,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谁?没错!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孙悟空有一样神奇的宝贝金箍棒,就是靠它,孙悟空才能在取经的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像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平面图形?(线段)
师:看!孙悟空现在把金箍棒变成3厘米长。如果让你用线段表示3厘米长的金箍棒,你会画吗?请在课堂练习本画出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认识线段的特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测量)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条线段,和同桌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师板书:线段,并画一条线段)
生:直直的;线段有两个点。
师:同学们,线段上的这两个点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端点。(师板书:端点) 师: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呢?它的端点在哪里?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方向》ppt课件2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直角》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认识方向》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利用乘法解决问题》ppt课件
2015春苏教版数学二下1.1《有余数除法的认识》ppt课件1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进位乘》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ppt课件1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乘加、乘减应用题》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加乘减两步应用题》ppt课件1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直角》ppt课件1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路线图》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ppt课件1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整百数》ppt课件1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直角》ppt课件3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认识方向》ppt课件2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乘法》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进位乘》ppt课件1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整百数》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统计》ppt课件2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连加》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方向》ppt课件1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几百几十几》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乘加、乘减应用题》ppt课件1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隔位退位减》ppt课件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直角》ppt课件2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加乘减两步应用题》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