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平角、周角的认识》这节课是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的学习内容。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学生在二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并初步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来了解形状比较特殊的平角和周角,探究角的形成过程,系统认识角。
课的引入,我借助信息窗中呈现的繁忙的工地上铲斗臂形成大小不一的角的情境引入,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相连。观看课件,感知铲斗臂在旋转过程中形成了角,引领学生从运动的角度来认识角。
接下来我通过引导孩子做活动角,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学过的锐角入手,在循序渐进的操作活动中发现平角和周角,但不急于告知学生这样的角是平角、周角,而是鼓励学生去怀疑它是角吗?,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角的已有经验去判断和讨论,最后肯定它是角,这样就使学生真正认识了平角和周角,理解了平角和周角的特征。
另外我还教学了平角和周角的画法。它虽不是本课的难点,但它们的画法必须规范化。孩子们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画出的图形除了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以外,还画上弧线表示角的形成过程。另一种还画上带箭头的弧线表示角的形成过程。最后我板演了如何画周角,指出周角的记号,从角的一边画一个圆圈,回到起始的位置,标上箭头符号,表示另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
这节课孩子们都能以饱满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学习,聪明的潘晓同学还提出了非常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有190的角吗?把这节课推向了**。孩子们思维碰撞,在辩论中对角的理解逐渐明晰,推理能力也得到发展。尝试创造符号描述角的形成过程,经历角的符号化过程,使学生从运动的角度认识角、描述角,建立起角的运动模型,对角的认识得以发展、升华。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苏教版2014年一年级下册口算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题
关于数学一年级期中试题第二学期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2014年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青岛版)
苏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检测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精选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模拟试卷
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数学一年级期中试卷第二学期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口算练习题
2014年数学一年级期中试题第二学期(冀教版)
2014年小学数学一年级期中试题下册
小学一年级5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小学生口算题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北师大版)
人教版2014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题
2014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201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
2014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2014年小一年级口算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
一年级数学3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2014年小学一年级口算题
2014年数学一年级期中试卷下学期
人教版小学数学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