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在高中这个过渡的时期,总是有同学面对新问题准备的不好,掉下队来,同时,也有些同学方法得当,后来居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里,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高二上学期数学算法案例知识点,以备借鉴。
知识点一:解析算法
用解析的方法找出表示问题的前提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表达式的计算来实现问题求解。
解析算法的结构可能是顺序结构,可能是分支或循环结构,也可能是几种结构的组合。解析法的关键是分析题目中各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运用已有的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找到最终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表达式。
知识点二:枚举算法(穷举法)
指一一列举各个可能的解,用题目给定的约束条件检验每个可能解是否是问题的真正解, 根据检验的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枚举算法适用于解决变量确定的连续值域的问题,对于可确定取值范围但又找不到其他更好的算法时,可以使用枚举法。通常用来解决“有几种组合”、“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情况”、解不定方程等类型的问题。
(1)结构特点:循环结构中嵌套分支结构
列举——由循环结构实现
检验——由分支结构实现
(2)设计步骤
1)确定列举的范围: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范围,否则会造成多解或漏解
2)明确检验的条件:根据检验的对象来设定条件,以及检验后所执行的相关操作。
3)确定循环控制的方式和列举的方式:借助循环变量的变化来列举。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上学期数学算法案例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数学一上:《认识9、10》
《比多少》
数学一上:《认识11~20各数》
《7、6加几》
一上数学:《小胖过生日》
一上数学:《课间大休息》
数学一上:《比较》
数学一上:《实践活动(一)》
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第四课时 教
数学一上:《位置与顺序》第2课时
《10加几,十几加几》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四课时
《6、7的加减》
一上数学:《绿地》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课时
数学一上:《分类》
数学一上:《认识1—5》
数学一上:《认识6、7、8》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数学一上:《认识图形》
数学一上:《8、9的分与合》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第一课时
《8、9加减法》
数学一上:《加法和减法(一)》(4)
数学一上:《分类比较》第一课时
数学一上:《实践活动(二)》
《比高矮 比长短》
数学一上:《总复习》
数学一上:《认识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